京密石大全网

柳公权:为何在晚年才独创出千古流传的柳体?

07-29

柳公权:为何在晚年才独创出千古流传的柳体?

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但是谈及楷书,则是“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柳公权首当其冲。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唐朝中期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并且探讨一下:

唐朝书法家柳公权,为何到60岁之后,才独创出著名的柳体呢?

一.科举与仕途均顺畅,受高人指点练书法

柳公权,字诚悬,于公元778年出生,是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柳家是一官宦之家,柳公权的祖父柳正礼,曾任邠州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中唐名臣柳公绰。

很好的家境,让柳公权得到了良好的读书条件,加上他从小就喜欢学习,所以他的科举与仕途之路都比较顺畅,12岁就能作辞赋;30岁的柳公权参加科举,即中状元及第。

踏上了仕途的柳公权,起初为秘书省校书郎。他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但都在宫中担任侍书(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之职。后来在哥哥的举荐下,柳公权升任尚书右司郎中,又转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馆学士。唐文宗登基后,召他为侍书,升任谏议大夫。不久又改为中书舍人,充任翰林书诏学士。

柳公权画像

柳公权小的时候,其实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

由于小公权写的大字,经常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让他感到很得意。他的骄傲自满之情被卖豆腐老人浇了凉水,老人让他去40公里之外的华京城向一没有双臂、用脚写字的老人讨教。

倔强的小公权背着家人、自带干粮从家乡步行来到华京城。见到了一个挂着个“字画汤”三个大字白布幌子、黑瘦的畸形老头,他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灿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柳公权名言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字画汤面前,说:“我愿拜你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秘诀”。经一再苦苦哀求,“字画汤”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道: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 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向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已练了五十多个年头了。 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乌黑了。可是,我的字练得还差得远呢!”小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

自此,柳公权更加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书法进入了正规之道。

二.60岁之前,并无大建树

自从受高人指点更加刻苦练习书法之后,柳公权24岁时已书碑《河东节度李说碑》;彰显出其年少妍华之书。且之后的书艺已为社会重视,如43岁时的柳书《左常侍薛苹碑》;47岁时书《大觉禅师塔铭》等,均反映了他的书法被当时的权贵所青睐。

柳公权行书诗画《春晓》

然而,直至柳公权50岁以后,也只有《李晟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以及墨迹《送梨帖跋语》,可见其楷书概貌,虽能看到又有进境,但尚未大成。这也许是因为他长期在朝廷中工作与生活,与外界接触不多,而且只是一味地临摹前人书法,没有创新之意造成的。

三.60岁之后,独创“柳体”且渐成熟

在60岁以后的十年中,随着进入晚唐的政局动荡,柳公权的仕途也逐渐衰落,因此,他将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书法研究之上,而让柳书也进入了鼎盛时期,技艺如日中天。

柳公权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糜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熔铸到书法艺术里去。

从字体手法上,柳公权一变中唐肥腴之风,用笔骨力深注,显得爽利快健;以方为主,济之以圆,且在蹲锋与铺毫之间显示瘦硬劲挺之线条,这便是“柳骨”。

《玄秘塔碑》碑文

在笔画之间,柳公权已有自家面目,横之长者瘦挺舒展,横之短者粗壮有力;竖画较之横画为粗,以为主笔,求其变化;其撇,长者轻,而短者重;其捺必重,显示矫健力度;其钩、踢、挑必顿后回锋迅出。

在字体结构上,柳体似颜真卿书正面示人,左右较匀衡,但纵长取势,且中密外疏。在整体书风上,柳体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使得柳体法度森严,面目又变颜体之肥,而为清劲挺拔,瘦硬通神。从此,在唐晚期,柳公权终以一种新的书体及其劲媚之美引起了人们对他书法的赞赏。这就是“柳体”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到70岁以后的十年中,柳公权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柳骨”已经过数十年千锤百炼而成,所以能看到柳书在这一时期冉冉斜阳的一种魅力。

《金刚经碑》唐拓本(法国巴黎博物馆藏)

80岁以后的八年中,柳公权进入人生和书艺创作的晚期。他依然让生命与书艺交互滋养:生命在书艺创作中前行,书艺又为生命润色辉映。从其代表作品《复东林碑》可以看到他以生命最后一段晚霞映染在碑的字里行间。此时的柳公权就像一位得道之人向青山深处走去,攀上极顶,又终于消逝在山阿里,将书魂凝刻进书学的峰峦中。

结束语:

唐朝书法家柳公权,在60岁之前,由于临摹前人书法占多数,公务繁忙,所以书法没有长进;到60岁之后,随着仕途命运的改变,他将全身心的精力都用在研究书法之上,并汲取众家之长、吸纳自然物象、独创出著名的“柳体”,且逐渐成熟起来,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柳公权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学习任何技艺都离不开刻苦磨炼、戒骄戒躁、在前人的基础溶入自己的感悟,大胆创新,才能最终取得出色的成就。不下苦功、一味照搬、不想创新等,都将是取得成功的“拦路虎”。

柳公权楷书《教弟子言》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紫水晶的价格

黄山毛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