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紫砂壶的标准颜色是什么?

05-09

紫砂壶的标准颜色是什么?

近几日,与壶友们的交流愈发频繁,与各路壶友相聚一堂。话题之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壶友对于紫砂壶的泥料关注度极高,几乎将其视为选购的首要考虑因素。对于我而言,我常向各位强调,应以泥料、造型、做工为衡量一把壶的价值之关键,其中,泥料地位显赫。大家常忧虑,所购紫砂壶泥料是否为原矿。毋庸置疑,众多人心底里排斥非原矿的紫砂壶,但在购买过程中,却屡屡陷入化工壶的陷阱。此种现象,我认为亟需关注。此部分壶友在选壶时,或许尚缺乏基础知识的认知。此时,你的选择将完全基于主观感受,而缺乏理论支撑的这种感觉往往陷入误区。我们应当了解,选购紫砂壶,泥料并非浮云,而是实质。需深入了解,方可明智选择。

1,紫砂壶烧成后的发色

首先,紫砂壶的泥料源自紫砂矿,这是我们需了解的。原矿需经过炼制,方可成为可制壶的成品泥料。紫砂矿经过筛选,日晒雨淋及风化作用,陈腐一段时间后,便能捆扎成可用的成品泥料。紫砂壶颜色的丰富性源于紫砂矿中各种天然金属氧化物的比例。矿料天然存在,颜色应古朴内敛。若还不理解,可参考老建筑用的砖瓦,它们也是天然原料烧制而成,颜色并不艳丽。因此,用原矿紫砂制成的壶颜色也不会艳丽,且富有层次变化。如紫泥应呈紫青色或泛红,红泥应红而不艳,本山绿泥应黄里泛青。然而,市场上的许多销售紫砂壶,颜色夸张艳丽,色调单一死板,这些都是通过添加金属氧化物颜料调色而成。因此,当你看到颜色夸张艳丽的壶时,应选择避开。记住,选择原矿紫砂壶,才是明智之举。

2,紫砂壶烧成后的光泽度

紫砂壶由原矿紫砂泥料制成,烧成后展现出晶润之光,呈现为哑光效果。(朱泥尤为特殊,因其嫩泥属性与高结晶度,成品光泽度更佳。)此种水色哑光,需由艺人借助牛角明针,细心刮压壶体表面方可达成。反之,许多非原矿紫砂壶,其泥料掺杂劣质陶土与化工颜料、玻璃水调合,烧成后紫砂壶呈亮光效果。这是由于玻璃水渗透,使壶已瓷化,接近瓷器胎质结构。此类壶晶莹剔透,透气性全无。然而,此类壶却拥有固定市场需求。新人初入紫砂圈,对相关知识一无所知,往往凭卖相和个人感觉选壶,漂亮即选之,致使此类壶成为许多初学者的学费壶。不妨换个角度,选购紫砂壶时,应关注其实用价值与质感。

3,泥料的结构特征

紫砂壶的胚体结构,恰如“泥是肉,砂是骨”的描绘,其紫砂泥料中的砂,犹如骨架般支撑起整体的构造,大大提升了泥料的可塑性。这个“骨”,即是紫砂泥料中的石英颗粒。原矿的紫砂壶泥料结构中,砂与泥的共存方式是如此自然,砂在泥的包裹中若隐若现,毫不违和。然而,现今市面上出现不少调砂壶,调砂工艺在练泥时,会加入一定比例的原矿熟或半熟的砂粒,目的在于提高胚体强度、提升泥料可塑性,并改善原有泥料质感。相同的矿料调配称为本色调砂,不同的矿料调配则称为异色调砂。但需警惕的是,市场上存在化学砂调砂的方式,这种方式下的壶,其质感中的砂在泥料结构中显得不协调,突兀异常,且砂的颜色看起来十分不自然。有些壶友追求砂感强烈的紫砂壶,却往往因此被这些泥料所迷惑。不妨深思,选购紫砂壶时,应更注重其实用与美感,而非过度的追求特殊效果。

4,历史上相关资料对于紫砂泥料的记载

紫砂壶拥有数百年的历史,关于紫砂泥料的丰富记录在古籍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些热衷于稀有泥料的壶友,或许可以从古代文献中找到一些线索。明代周高起所著的《阳羡茗壶系》和清代吴骞所著的《阳羡茗壶系》等著作,对紫砂泥料有着详细的描述。我们可以深入研究这些文献中的泥料描述,揭示泥料的真实面貌,而非轻信商家的无稽之谈。近年来,一些新泥料的出现,部分是通过泥配泥的技术,即两种或多种原矿的巧妙组合,这样的创新也值得认可。然而,有些所谓稀有泥料则是简单粗暴地添加各种金属氧化物,这种做法应引起警惕。因此,在追求稀有泥料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谨慎。

5,泡养后的变化效果

紫砂壶的泡养之旅,其变化对壶友们来说,无疑是一大魅力所在。看众多原矿紫砂壶从初出窑的灰头土脸,到泡养后的流光溢彩,那份蜕变,让人心动。这就是原矿紫砂的独特魅力,而那些非原矿泥料的壶,往往在泥料中添加如玻璃水等元素,使得泡养后难以有显著变化,或仅有光泽上的微调,无法形成那深沉的包浆。

人们对于泡养变化的关注,多集中在包浆的速度上,即多久能养出效果,亮度如何,却往往忽视了最终养成后的包浆程度。这便要求我们,应以包浆的速度和程度为依据,综合评估泥料的可泡养性。

现今,许多壶友在紫砂基础知识方面仍存在短板,经交流后都表示自己对紫砂知识的了解过于片面。究其根源,大多是由于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谓“隔行如隔山”,面对深爱却又完全陌生的紫砂世界,我们怎能不去学习和探索呢?一个称职的紫砂壶爱好者,必然是善于学习的,通过深入学习,你自然能选购到心仪的好壶。相反,若不善于学习,即便有机会选购到好壶,那也纯属运气使然。

当下是个信息传播飞速的时代,许多壶友都能轻易地在网上接触到紫砂从业人员。然而,许多壶友仅将此视为看壶的便捷渠道,只关注壶的价格或外观是否美观,盲目地进行选购。未能充分利用这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深入挖掘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再加以思考和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判断。

让我们一起走进紫砂的世界,用心感受紫砂壶的泡养之旅,从灰头土脸到光彩照人,每一步变化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珍惜。在这个过程中,愿我们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资源,发掘紫砂的魅力,选购到心仪的好壶。

天珠

琥珀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