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白茶存储误区:6个关键要点需重点关注

09-08

白茶存储误区:6个关键要点需重点关注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友来信:

“村姑陈,经常看你的文章,了解了一些基础的白茶知识。今天想请教,我去年买的一级白牡丹,刚开始喝毫香花香都很好,结果今年再喝,味道完全变了,香气弱了,还能喝出淡淡的巧克力味,请问是什么问题?”

收到这条留言时,村姑陈正坐在窗边。

窗外风雨大作,滴答滴答地敲打在遮雨棚上。

想必留言的这位茶友,心情亦是如此,忐忑不安,又抱有几丝侥幸。

于是,便来找村姑陈要一个答案。

很可惜,当白茶的香气减弱,滋味变淡,并出现巧克力味,就代表变质了。

而导致白茶变质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水汽、高温、光照、异味。

甚至有可能,是这款白茶当初没有做干,含水量超标了。

所以,越存越淡,越存品质越差。

趁此机会,村姑陈想要给各位打算存白茶,或者正在存白茶的朋友,留下6条建议。

每一个都是亲身经验,总结成此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

建议一:严格挑选新白茶的品质

老白茶的前身,是新白茶。

故而,老白茶的品质如何,未来的升值空间,都和新白茶时期息息相关。

亲自存茶固然节省成本,但在选择时,一定要看重产区、工艺和储存。

只有好的新白茶,才能存成好的老白茶。

只有干度达标的新白茶,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顺利成为老白茶。

只有好白茶,才具有收藏价值。

茶友们如果贪便宜,买一些廉价的新白茶回来。

三五年以后,不好的新白茶,成为不好的老白茶,仍然是废柴一箱。

若茶叶含水量太高,中途就已经变质了,越存越淡,甚至存出各种奇怪的臭味。

千万不要觉得,白茶存一存就会变好了,这是不成立的。

不仅白费了自己的一番心血,还付出了时间、精力、金钱,竹篮打水一场空。

《3》

建议二:合理囤茶,按照自己的预算来买白茶

理论上,等级越高、越是稀有的白茶,升值空间也越大。

因此,很多人想要通过存茶,提升新白茶的价值,再转手卖出,通过和老白茶的价格差,来实现“一夜暴富”。

从现在的市场来看,白茶确实很有前景,老白茶也确实是抢手货。

年份越高,价格就越贵。

可是,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

万一将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白茶的价格暴跌,而自己全部的身价全都搭在里面了,岂不是悲剧一场?

所以,存茶的目的还是纯粹一些好。

可以是为了节约成本,可以是为了避开做旧茶,更可以是享受亲自存茶的乐趣……

但千万不能是,为了升值,为了财富自由。

更何况,普通茶客未必有专业的存茶技巧,若是稍有疏忽,就全都付诸东流了。

我们建议,存茶还是要从实际出发。

经济条件好的朋友,多买一些,买白毫银针、荒野银针,好好存起来。

等到它们成为老白茶了,拿出来喝,顺便和亲朋好友炫耀,也是一桩趣事。

经济条件有限的朋友,宁可买得少一些,也要买得好。

囊中羞涩,没有办法挑战白毫银针,那买一些高山的寿眉或者白牡丹,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4》

建议三:学会三层包装法,一步都不能少

自从老白茶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村姑陈提出的三层包装法,也渐渐变得家喻户晓。

对于茶友来说,这是一个密封白茶的好办法。

对于商家来说,这也是成本最低,安全性最高的存茶方法。

其他材质的存茶容器,成本高不说,能否达到良好的防潮效果也无法保证。

所以,由纸箱、食品级塑料袋、铝袋组成的三层包装法,是目前茶圈中公认的,密封防潮性能最佳的存茶方法。

这个方法的诞生之初,是结合了白茶的特性——喜干怕湿。

水汽,是白茶变质发霉的最大威胁。

为了给白茶营造一个干度极佳的储存环境,不潮不湿,不冷不热,就用三层包装法吧。

水分的力量巨大,足以让品质优秀的白茶,生出一堆的杂味怪味。

而三层包装法的每一层,都在保护白茶免受外界的干扰,安心陈化。

《5》

建议四:选择合适的存茶地点,控制温湿度

比起专业的仓库,在家里存茶,条件有限,空间也不多。

需要避开的地方,是客厅、厨房、阳台、地下室等水汽重,并且人类活动比较多的地方。

根据茶友们的反馈,家庭存茶最好的选址,是书房。

平时很少有人走动,把白茶放在里面,足够安静。

况且,书房里最多的东西,是书籍。

书籍干燥,也不会散发异味,茶叶和书放在一起,是最合适的。

另外,储存白茶的最佳温度是25℃左右,湿度则要低于45%。

若是担心白茶会受潮,还可以买一台家用式的抽湿机,或者打开空调的除湿功能。

让高科技的设备,与茶叶互相增益,岂不乐哉?

《6》

建议五:若想陈化效果更快更好,建议多存

看到这一点,或许有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茶掌柜为了业绩、多卖茶,想出来的销售策略罢了。

其实,真的不是!

虽然我们前面说,买茶、存茶,要根据自己的预算来定。

不要跟风囤茶,更不要在超出自己经济条件的情况下,顶着巨大的压力去存茶。

但是,有条件的话,想要让白茶更快更好地陈化出成熟浓郁的风味,还是建议多存一些。

不仅仅是白茶,所有茶叶都讲究“团队陈化”。

人多力量大,茶多同样能凝聚出巨大的能量,进行物质转化。

当大量的、同品类的白茶,被密封在一个纸箱里,就可以共同努力,互相促进,吐纳融新。

所以根据经验,在品质相当的前提下,大箱存出来的茶,比小箱存出来的茶,香气更浓郁,汤水更醇厚,韵味更持久。

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个现象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白茶的后发酵,正是利用微弱的氧气(密封纸箱内部),让茶叶与氧气进行物质交换,生成新的养分。

假如只想尝鲜,那就少量的买白茶。

但如果已经有打算长期存茶,且预算充足,还是建议多买。

孤木不成林,好茶团队陈化,效果更佳。

《7》

建议六:不要频繁开箱,做好日常喝茶和长期存茶的打算

俗话说,关心则乱。

爱茶心切,想要保护自己的白茶,时常关心它、惦念着它,这是很正常的。

然而,有些茶友却因为过度关心,等闲时,总想着开箱看一看茶叶的陈化进度。

结果让原本正在良好陈化的白茶,由于频繁开箱,过度干扰,影响了自身的物质转化。

甚至于,大量的水汽趁机而入,久而久之,白茶就会吸水,含水量直线上升。

当白茶的水分含量超过8.5%,就处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

随时有跑气受潮,变质变味的可能性。

还有一些茶友,是因为每天都开箱取茶、喝茶,没有规划好日常喝茶与长期存茶。

为了给白茶提供一个足够密封的环境,日常喝的白茶,建议用铁罐短期储存。

而剩余的白茶,有长期收藏的打算,就认认真真按照三层包装法密封起来。

尤其是在梅雨季节、回南天等潮湿天气时,非必要,不开箱。

《8》

其实,存出一箱干香扑鼻的老白茶,并不难。

尤其对于优质的白茶,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白茶来说,更是小事一件。

只要给它提供适合的条件和环境,三层包装,离墙离地,干燥避光。

那么,白茶就会不负众望,转化出醇厚饱满,如浆似汤的口感来。

越陈越香,越老越耀眼。

看完以后,希望各位看官都按照以上的办法,去买茶、存茶。

只要足够细心,就能收获优质老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玛瑙的鉴别

古董鉴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