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清代京郊的三条“石御路”分别有何功能?

07-20

清代京郊的三条“石御路”分别有何功能?

清代,为了皇帝出行方便以及运粮的需要,从北京城东侧、西北以及西南侧,修建了三条石道,因是皇帝常走之路,也称御路。三条石道即西直门至“三山五园”、朝阳门至通州、广安门至卢沟桥。三条石道都是用大型石块铺成的,总长度约50多公里。在当时没有水泥、沥青的条件下,是十分巨大的工程,仅朝阳门至通州和广安门至卢沟桥的石道就花白银84.65万两。

一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这三条石路还在使用,有的使用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使用了200多年。

清代三条石道示意图 高世良 绘

西直门至三山五园有水道也有石道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西北郊修建了“三山五园”,从康熙至咸丰多位皇帝常在西郊苑囿驻跸。由紫禁城通往“三山五园”的交通,一是元明两朝修建的“御河”水道,二是清代雍正和乾隆两朝修的西直门通往圆明园的石道。

《日下旧闻考》记载:“(西直门)门外修治石道,西北至圆明园二十里。每岁圣驾自宫诣园,凡跸路往来,因事摅怀,悉昭垂于篇什。”

《雍正上谕内阁》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修西直门至高梁桥石路,同时修补畅春园石路。乾隆时期对石御路进行了新建和修缮。光绪二十年(1894年),修西直门至颐和园之石路,同时修西直门城楼,后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未及完工即告中断。

西直门至圆明园石道,由西直门经过高梁桥、广通寺、觉生寺、皇(黄)庄、海淀到达圆明园。当代文史学家王珍明编著《海淀古镇风物志略》记载:西直门外石道,“东起西直门外北下关的高梁桥,西北走向,经过北下关娘娘庙、广通寺、大柳树、骆驼脖、寿福祥林、白祥庵、六堆、七堆、药王庙、黄庄、海淀镇南小街、西大街,北出海淀镇,西折至万寿山。西段万寿山至玉泉山西宫门也有御路相通。出玉泉山南宫门西去,绕过玉泉山西宫门又可去香山。”

西直门老照片

这里说的“六堆”、“七堆”,是堆拨、堆房的简称,堆拨是清代带有军事性质的维持治安的基层单位,从高梁桥至西苑御道有“京西十二堆”之称,头堆演变为如今的头堆村,在东升乡南部,南临动物园。此石道长约22公里,其中主干道10公里,圆明园与其他四园石道约12公里。

根据记载,西直门至圆明园的石道用虎皮条石铺砌,宽3米左右,中间稍隆起,两边有暗沟,路旁栽种有垂柳。皇帝每次走此路时,要黄土垫道,清水泼街,戒备森严。为皇帝行路,要派多达两万多人进行服务、保卫工作。平日里,河道有载人船队,两条石道上行人来来往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上世纪五十年代,这条石道逐渐被改成柏油路。2003年在西苑地区施工中挖出一段500米长的石板路,经专家鉴定为原来石御路中的一段。

众所周知,清代从西直门通往西郊各行宫御苑有一条御用河道,名为长河。有的学者认为,除上述石道外,还有一条长河石道,他是沿长河岸边修筑,由西直门经五塔寺、白石桥、广源闸、万寿寺、麦钟桥、长春桥、火器营等地到达圆明园。

新中国成立后,三山五园成为人民的乐园。改革开放后,更是修复了长河的旅游线路,从北京展览馆后湖上船,经动物园、五塔寺、国家图书馆、紫御湾码头、广源闸、万寿寺、长河湾码头、长河桥等,能到达颐和园铜牛码头,坐船可以欣赏长河两岸的石道古迹和美丽风光。

两次修建朝阳门至通州石道

从朝阳门往东到通州,是去往京东地区的主干道,这条大道的历史非常悠久。通州是北京城的东大门,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朝廷从南方漕运的物资集中于通州,历来是仓储重地。明清时期,为了保证京城官员及家属、军队以及百姓的粮食,每年由京杭大运河运送粮食400万石,粮食运达通州后,有水路和陆路两种方式运到京城。水路是换小船由通惠河运到东便门。元代时通惠河水源充足,运粮船可提闸过船,明清时期通惠河因水量不足运粮船不能直达京城,要分段递运。

陆路是由通州用马车运输漕粮到朝阳门内的粮仓,那时每天有千余辆马车运粮往返这条路上,平均10多米就有一辆运粮车。这条路不仅是运送粮食、货物的要道,也是皇帝拜谒东陵及巡幸江南之路。它原是土路,每遇雨雪天气,车辙成深沟,泥泞难行,常发生陷车事故。

为了完成运输漕粮任务和拜谒东陵以及巡幸江南的方便,雍正七年(1729年),皇帝决定将朝阳门至通州的大道修建成石路。朝阳门至通州长40里,当时修石路十分艰难。修这条石路需要约15万块条石,每块条石几百斤重。工匠们到山区开采石块后,经加工后用马车运到修路工地,再将路面平整夯实。

建成后的石道西起朝阳门,经关厢、朝阳门外大街、东大桥、红庙、八里庄、十里堡、三间房、八里桥,到达通州西门,石道全长18公里,宽6米,两旁土道各宽近5米。这条石道全是用花岗岩块石铺砌,每块条石长1.2米、宽0.6米、厚0.2米左右,耗费白银34万余两。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重修石道,长度达22公里。

1860年法国军官杜潘曾在北京察看了朝阳门至通州石道,他著书记载:“路的两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座白色大理石石雕,这些雕像的形态奇特且充满想象力。石雕的主题都是相同的:下面是一个巨大的大理石乌龟,乌龟的背上驮着一根方形巨柱,石柱上雕刻着一些五爪的大龙,它们弯曲着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态奇怪。”这些雕刻有群龙的石柱,常被称为攀龙柱。

民国初年,石道损坏严重,1917年北洋政府,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翻修了石道,掀掉条石,铺筑碎石路面。日军侵占北京后,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新中国成立后,加快了朝阳路的建设。如今,这条石道演变为朝阳门外大街和朝阳路,它依然是这座城市重要的交通要道。

当年,石道修筑完成后,雍正皇帝在石道旁竖碑建亭。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立石道碑于通州八里桥。乾隆重修这条石道后,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立重修石道碑于朝阳三间房村西石道路北,《日下旧闻考》记载该碑文。如今,这两座石碑均保存完好,近年来还复建了碑亭。

朝阳门至通州石道碑亭

雍正和乾隆御制石道碑形制规模相同,石碑高5米,宽1.6米,厚0.8米,螭虎盘踞碑首,龟趺碑座。两碑阳面分别为雍正和乾隆皇帝书写的满汉碑文,记载了修建朝阳门石道的缘由,修建经过、长度、宽度、耗资白银数量和竣工年月,碑文至今字迹清晰。碑文四周刻有精美龙纹,碑两侧雕独龙戏珠,碑阴无字。

朝阳区乾隆石道碑

雍正碑亭被八国联军烧毁,2005年通州区政府在八里桥南街京通高速路北侧复建了碑亭。乾隆石道碑原在朝阳区三间房村西,朝阳路北侧。为保护石碑,1984年对碑座进行加固,周围设置了铁栅护栏。2009年石碑被盗,第二年石碑被追回,石碑后移至朝阳路定福庄路南口过街天桥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过),2010年朝阳区政府对该碑复建了碑亭。两处碑亭均按旧样复建,两座碑亭,为这条繁华的街道增加了亮点,显示了这条路的深厚历史文化

“九省御路”今建成高速公路

卢沟桥是清代皇帝拜谒西陵和去南方巡视的必经之地,为此,清代由广安门至卢沟桥修了一条石路,因此路是通往南方九省的干道,也称九省御路,为了与京南古幽州南大道区别,又称西大道。这条石路是由雍正、乾隆皇帝先后修建的,它东起广安门,经关厢、太平桥、六里桥、小井、大井、五里店到卢沟桥。

雍正八年(1730年)修广安门至小井村石道,长约5公里,宽6米,道路将洼地垫高,砌以巨石,石块规格长1米,宽半米,厚20多厘米,耗资同样不菲。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对雍正修建的这段石路进行了重修,并从小井往西又续修到大井村,长约1.5公里。路建成后,在大井村西头路当中建木牌坊一座,乾隆四十年(1775年)又改建成石牌坊,有3个门洞,东西两面有皇帝题写的匾额,东侧题曰:“经环同轨”,西曰“荡平归极”。

大井石道牌坊旧照

当时,在小井村、大井村之路北侧分别立有雍正皇帝石道碑亭和乾隆皇帝重修石道碑亭。《日下旧闻考》记载:“广宁门(广安门之原名)外小井村恭建世宗(雍正)御制碑亭,大井村恭建皇上(乾隆)御制碑亭,皆在石道北,南向。”现在牌坊、碑亭及乾隆石道碑已无存,雍正石道碑现存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2007年大井村施工中出土了“荡平归极”石匾,宽200厘米,高110厘米,厚36厘米。

雍正石道碑(现存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1935年后,这条石路多次进行改建:1935年、1937年两次修成简易公路,1939年铺3米宽混凝土和沥青路面。1940年《建设旬刊》记载:“此路既久远轮毂磨蚀,现已呈坎坷不平之状,建设总署爰就原有路基改筑洋灰混凝土路面一段及沥青碎石路面一段,旧石料悉数起置路旁,由市公署保管行人过道上,尚可缅忆当年筑路之伟大状况也。”

丰台区离休干部张霖同志回忆说:“三十年代后期,御路改成沥青路后,将路石挖出来,运到卢沟桥砂石厂锻成20公分见方的小块石,在卢沟桥东门外铺设了约500米长的一段公路。”

新中国成立后,这条石御路迎来全新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京石高速公路六里桥至卢沟桥段,基本上是沿清代这条御路线建设的,古之御路在改革开放年代建成了现代化的高速公路。

李可染作品集

苏拉威西蟹是保护动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