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印,亦称子母印,起于后汉,盛于魏晋南朝,盖以数方大小不等之印套合而成,私印为主,多以深细朱文刻姓名表字之类。考其钮,则母印多为母兽、子印为子兽,或以母印为兽身、子印为兽首套合成形。
套印分层若干,多者至五六层,每层五面俱文,末层方印则可刻六面。己丑仲春,海上“唐云百年”拍场现一铜套印,达六层三十一面之繁。明清以降,石印大兴,传世之作零星可见。
徽博藏四层石质套印,凡十有六面。
上博藏康乾间篆刻家张宏牧刻四层石质套印,凡廿面。
上博藏巴慰祖刻青田石套印,凡五层廿五面,一、五层轶失,今存三层十五面,外层有裂,内二层完好,黄杨木函,四面楷书款。
多层套印,材质以铜、石、牙为常见,石质套印中又以青田石质居多。青田石质地温润、硬度适中,适宜篆刻,为篆刻理想印材。又以其质地细腻、结构紧密,能镂刻至细如游丝而不断裂,是以能层层切割、分剥离析,成为多层套印之理想印材。
一石之上,方寸之间,供篆刻家自由发挥,可刻印多至十余、二十余方,诚可谓“方寸著乾坤”者。非独见篆刻艺术,印材制作之工艺水平亦让人敬服。
青田石雕:“一带一路”的先锋使者
让翁佳刻:“草木有本心”青田石六面印
安持精舍印冣:陈巨来青田石巨印二方
版权声明:
编辑单位:深圳市金石文化研究院
出品:东方国石文化产业(深圳)有限公司
部分图片或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金石文化研究院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