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有国
吴冠中速写《辰溪古渡》
1979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中国美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都国际机场出现了女人体的壁画《泼水节》。这一年,中国现当代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明确提出绘画的形式美。这一年,60岁的吴冠中接到了一项任务,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绘制一幅《韶山》画稿。
这年对辰溪来说是个很平常的年份,《辰溪县志》“大事记”记载“罗子山水电站建成发电”“火马冲知青农场家畜育种站引进英国短角母牛2头,西门达尔公母牛各1头,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成功”。这一年,辰溪原煤产量65万吨。这一年,香港电影《画皮》在辰溪上映,35岁的画家张德忱在县电影放映站为其作宣传画。
这年深秋,吴冠中完成绘制任务后,随即前往湘西写生。他带着两个青年画家乘坐汽车从长沙出发,经常德和沅陵,溯沅江而上,一路奔波,来到了辰溪。当时的辰溪沅水大桥正在修建中,过河要坐轮渡船,在渡口正好可以休憩片刻。
吴冠中对辰溪并不陌生,他是江苏宜兴人,喜欢江南,青年时代读过沈从文的书,对沈从文笔下的《辰溪的煤》《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箱子岩》很熟悉,对《边城》中的“翠翠”很倾慕。吴冠中就读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抗战期间曾在辰溪的临县沅陵短暂办学,1938年12月,学校继续西迁云南路过辰溪。在中南门渡口,吴冠中夹杂在人群中等待渡船,这是1936年新开通的中南门汽车轮渡。等待时,吴冠中注意到了渡口上的石头城和吊脚楼很美,渡口的沅江水果然像沈从文说的几丈仍清澈见底。吴冠中的心已然跟着青石板路爬上去了,想一睹沈从文笔下的柳树湾,奈何队伍已经开拔,空留惆怅。
吴冠中对渡口很有感情,他心里一直放不下一个人。吴冠中在沅陵期间患了脚疮,蔓延很厉害,需要从老鸦溪荒坡渡沅江到县城的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去诊治。在诊治时,他对给他换药的江苏籍女护士一见钟情。渡江是一场斗争,是畏途,且不无危险,故轻易不过江。但为了治脚疮,更为了见给他换药的女护士,他每天都要从渡口过江,风里雨里和雾里雪里,吴冠中都不惧怕。可吴冠中非常腼腆,不敢当面说,通过问她的同事,知道女护士叫陈克如。吴冠中给陈克如写了很多封信,但都没有回信。直到非离开沅陵不可的前夜,吴冠中鼓起勇气,冒着大风雪渡江,准备去当面表白,结果找到陈克如才发现之前问错了女护士的名字,她的名字是陈寿麟。这更让吴冠中念念不忘,情深而缘浅,千年才修得同船渡。陈寿麟不能和他继续同行,这个渡口让他和陈寿麟分开。
思绪间,轮渡的鸣笛声惊醒了吴冠中。旁边的青年画家问直接过渡,还是吃完中饭再出发。吴冠中怔了一下,他让两个画家和司机去县政府机关食堂吃中饭,他自己留在码头画画。这是他的习惯,走到哪里画到哪里,画画的时候中途不休息,不吃东西。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渡口让吴冠中找回当年的感觉,一切像回到了从前,他想留下来,他想时光倒流。吴冠中当即摆好画架和画纸,开始构图速写。
画纸上,吴冠中笔在唰唰地划动。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石头,石头中蜿蜒而上的青石板路,路两边是建在石头悬崖上的吊脚楼参差错落,几棵稀疏的构树顽强地从石头缝里钻出来,巨石悬崖之下是一只小帆船。他的速写风格和国画也是极其相近,这里没有色彩的渲染,只有用线条勾勒出的空间美,大道简行,笔触过后从不拖泥带水,线条流畅。在这条蜿蜒空荡的青石板路上,曾经留下善卷、屈原、王昌龄、王阳明的足迹,又曾留下杨任、马公武、刘晓的声音,这些如今都已远去。烟雨朦胧中,他仿佛看见陈寿麟撑着油纸伞从青石板路上走下来,和他一块从这个渡口渡过沅江。
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署名“荼”,一种思念之苦。吴冠中从画里走了出来,收拾好画具,甚至过往民众还没来得及围观这个像修伞匠的老人,他要回去后在继续想象加工。这时,青年画家和司机他们三个人吃完中餐也回来了,给吴冠中带了一碗,也要让他尝一下辰溪的味道。过了渡口,离开小石头城,他们的下一站是凤凰和张家界,那里有很多美景等着吴冠中。
在中南门渡口不远处的辰溪县电影放映站里,张德忱还在画架上画画,他画的是电影宣传画《画皮》。这是描绘一个古代的人和鬼故事。在画里,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端坐在古琴边弹奏,女子正上方是面目狰狞、披头散发的女鬼,正对他们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人,利剑出鞘,冠带飘逸,整个画面古朴唯美。其实,每一个鬼不过是一种未能宣泄的情绪,一个没有了解的心愿,是对真性情美的追求。吴冠中何尝不是对心中的陈寿麟念念不忘,是对青春之美的崇拜,他想有个答案,这个《辰溪古渡》或许是个没有答案的答案。
张德忱电影宣传画《画皮》
第二年,《湖南画报》第4期刊印了吴冠中在湘速写,其中有《岳麓山爱晚亭》《橘子洲头》《贺龙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峒河岸》和《辰溪古渡》,《峒河岸》和《辰溪古渡》似乎都有“翠翠”的身影。在年初,《湖南日报》元旦发表了吴冠中游记散文《养在深闺人未识》,他把张家界当成一颗失落在湘西的风景明珠,从此,张家界名扬天下。受张家界邀请,张德忱也到写生,对女战士为其雨中打伞作画记忆犹新。
这年,全国首届电影宣传画创作展举办,湖南省入选7幅作品,张德忱的电影宣传画《画皮》是其一,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心展厅展出,就在同一个地方的去年,吴冠中在这里举办了个人画展。同年,辰溪沅水大桥建成通车,行人和车辆过河不再需要坐轮渡船,中南门汽车轮渡码头成为历史,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只留下“翠翠”的背影。
时间在流逝,风物在变幻,唯有追求形式之美不变,亦即追求纯粹之美不变,美的价值不变。我们记住一个地方,离不开这个地方,或许我们就生长在这里,这里有我们的亲人和朋友。或许因为一首诗,一幅画,一个人,留念这个地方。正如吴冠中所说,作画的最高境界是风筝不断线,这离不开一个情,线两端是人的感情,是对一方山水美的眷恋。
辰溪古渡里有吴冠中的情和美。
吴冠中在湘速写(《湖南画报》1980年第4期)
《湖南画报》1980年第4期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