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荒野冬片的价值是什么?福鼎白茶市场中真正的荒野冬片有多少?

01-06

荒野冬片的价值是什么?福鼎白茶市场中真正的荒野冬片有多少?

本文由吾雨茶课堂原创,首发于头条号


在福鼎当地做冬片的少,做荒野冬片就更少。
其实之前很多茶友会来询问大叶茶、黄金叶、荒野老枞大叶......其实都是冬片。

冬片叶片异常宽阔,梗也比较粗,毕竟冬天是要抵御寒冬的。整个饼的蜡质层较厚,在光照下能反射出色泽,整个茶饼油润光亮。

茶干圆润饱满、色泽黄绿鲜活自然,闻这个饼的表面,就能闻出山野的新鲜气息。


荒野冬片出生在高山产区,叶片完整不碎,在我们当地冬片一般来说是茶农的口粮茶,滋味清爽,清甜解渴,老一辈的都很喜欢。

但冬片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因为这种粗梗大叶茶在脱水萎凋的时候要保证粗梗也在国标含水量里,还有压制的难度很大。

荒野冬片的始末

很多人知道冬片,是因为一个大师。甚至可以说福鼎人做冬片的历史,也是从他开始的,那就是之前国营茶厂技师方守龙师傅。方师傅用有机茶的冬片,做出了汤感醇厚滋味清爽的冬片茶,并存放三年后才出售。


那茶友会有疑问,不是一般做出来就买了吗?怎么还要放三年?

这是因为冬片的茶叶特质导致:

冬片大多数说的都是荒野冬片,在冬天这个季节,从荒野老枞上采下的茶叶。

这种树叶有别于我们常见的白茶寿眉或者贡眉,采摘不易、压制不易、产量还低。

另外叶脉硬,梗粗长,叶纤维粗壮,压饼难度大,所以通常是第一年采摘,萎凋烘干后收起,让它陈化一年,第二年才压饼。

真正福鼎市场上一年就产出几千饼的荒野冬片,相对于一年几万吨的白茶总量产出,这个数值真的是连零头都不到。


那为什么大家都说自己很容易就能买到荒野冬片呢?

这是因为有一部分的茶商,拿台地冬片充作荒野冬片销售来谋取暴利!

今天来讲讲荒野冬片的故事,希望大家对这个品类有多了解,喜欢荒野冬片的茶友,在市场上选购的时候也擦亮眼睛。


荒野冬片的价值在哪?

一、采摘难度大,产量低

荒野冬片一般是寒露之后采摘的,这个时间基本所有的茶事都结束了,所以采的人非常少,产量也就少。

另外这个采摘成本也很高,荒野冬片都来自于荒野老枞树上,在福鼎连片的荒野茶园很少,荒野老枞分布不均,不像台地茶园可以集中采摘,所以一整天有效采摘时间很短。

另外,荒野茶树未经人工修养,有的枝丫都长得比人高,所以采摘这些冬片时还可能得用上梯子,整个采摘效率很低。

人工费扣除掉采到的茶青数量,一天的人工费用基本是台地茶的5倍。


二、制作工艺复杂,压制考究

荒野冬片质地硬、厚实,叶脉粗壮,茶梗硬挺,叶片厚实,比普通台地白茶厚而硬,所以想压成饼难度一般的寿眉贡眉大多了。

在每张冬片被压饼之前,都得以散茶形态陈放一年,然后等第二年最干燥的9月底压成饼。

压饼时还得考虑蒸汽的时长,太长内质物浸出太多,后期的口感不好,陈化效果也不好;太短,叶片软化不够,压不了。压太轻不能成行,压太重不仅容易碎,喝到都是茶渣,还容易压太死,不好撬茶。

所以整个荒野冬片真的是费时费力还不挣钱,茶农很少愿意做,只有不想浪费茶树任何一片芽叶的茶农才会舍得历经万苦去做荒野冬片。


为什么现在“荒野冬片”这么多?

说一下台地冬片是因何而起的吧。

在福鼎当地,冬天为了茶树更好过冬后更好生长,茶农会对茶树进行台刈(yi),说通俗点,就是拿一把大剪刀,把茶树超出一定高度的树冠齐整地剪下来。

想发挥茶树一年的最后商业价值的话,就把这些剪下来的茶树晒晒压成饼低价卖了。

台地冬片叶片比较柔软,压制难度相比荒野冬片就低很多;再加上采摘很容易 ,所以价格上比荒野冬片低了很多,不过由于也比一般的寿眉贡眉叶片体积上大了很多,所以刚入门的茶友很难辨别。

不过荒野冬片受环境跟树龄的一个滋养,整个内质在冲泡或者烹煮之后在汤感的呈现上是有非常丰富的层次。相比之下,台地冬片的口感就比较寡淡或者不太耐泡,香气也比较弱。


为什么荒野冬片有一股薄荷味?

很多茶友说喝荒野冬片有一股薄荷感,这是冬片独有的汤感,那是怎么来的呢?

这是因为冬片的生长周期实在是太长了,每年的荒野冬片一般在当年11月中旬采摘,采摘自荒野茶树上的第一批第四片、第五片甚至第六片的叶子,整整历经了三个季节的生长期。

不仅蜡质层比所有季节采下来的白茶都要厚,也包含了众多的物质,纤维素丰富,在这些物质当中,果胶物质相当丰富,加上它又是纯粹的荒野茶,茶氨酸含量更加高。
这些果胶物质可不容小觑,它承担了汤水的柔滑,是天然的增稠剂,有了果胶物质的存在,才能让我们的老白茶喝起来饱和、有醇厚感,所以喝起来稠,滑,香,浓,糯。

加上茶氨酸含量高,茶汤鲜爽度极强,所以这些冬片还会有独一无二的薄荷香出现,煮着喝,还有独特的粽叶香,冬天煮茶,荒野冬片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今天说这么多,是希望看这本文的各位茶友,也能擦亮眼睛,学会鉴别,买到真正的荒野冬片。


原创声明:本文由吾雨茶课堂原创,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八大山人作品

郑板桥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