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揭秘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背后的传奇故事

05-20

揭秘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背后的传奇故事

弥足珍贵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明洪武年间,为保证宫廷所需瓷器的供应,朝廷在江西景德镇设立御窑厂,宫廷瓷器也自此开始注明皇帝的年款。

由于官窑瓷器不能做商品流通,成品中的精品进贡至皇宫,次品则砸碎了就地掩埋,因此散落至民间的数量极少。

成化瓷器底部款识

明成化斗彩瓷器,堪称整个明代的官窑之冠。成化斗彩鸡缸杯作为御用酒杯,更是这其中的翘楚,因为其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数量稀少,更显弥足珍贵。

在《明神宗实录》一书中就有记载:"神宗尚食,御前有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对,值钱十万。"

到了明末清初,《曝书亭集》中更是写道:"万历器索金数两,宣德、成化者倍蓗之,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

也就是说,在明末清初,一只鸡缸杯就值白银百两。一百两银子在清初是什么概念呢?当时37石米可保一个中等之家一年衣食无虞,而一百两银子在那时可购进约六十七亩田地,可想而知鸡缸杯的珍贵程度。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即使到了现在,成化斗彩鸡缸杯依然深受收藏家们追捧。在2014年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中国收藏家刘益谦打破了中国瓷器的拍卖记录,以2.81亿港币的天价将它收入囊中。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诞生

1467年,景德镇御窑厂接到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并且是成品率极低的斗彩瓷器,这让他们不得不连夜烧制,以送入宫中。

在这批定制的斗彩瓷器中,就包括首次面世的鸡缸杯。那么,成化帝朱见深缘何会萌生烧造鸡缸杯的想法呢?

《一团和气图》

成化皇帝,是一位在绘画上有着很高艺术造诣的皇帝,他的工笔画《一团和气图》至今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有一天,成化帝正在欣赏一幅宋朝的名画《子母鸡图》。图上画的是,一只母鸡带着五只刚孵出不久的小鸡,漫步啄食的场面。

正是这个场面触动了成化皇帝记忆深处里的某个画面,当即提笔在画上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以表达自己对母鸡养育爱护小鸡之情的赞美。

也正是这幅《子母鸡图》,让成化帝萌生了烧制鸡缸杯的想法,也促使了鸡缸杯的诞生。仔细看鸡缸杯上的图案与《子母鸡图》如出一辙。

那么,成化帝在欣赏《子母鸡图》时,究竟为何所动?以至于明知斗彩瓷器成品率很低的情况下,仍然下令景德镇御窑厂不惜一切烧制呢?这不得不提到成化帝童年的一段经历。

《子母鸡图》

成化帝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在其2岁时,御驾亲征瓦剌。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帝出征需要太子监国,于是遵从皇太后孙氏的旨意,立年幼的朱见深为皇太子,并派自己的贴身宫女,已经19岁的万氏即万贞儿来服侍朱见深。

不料,明英宗遭遇了土木堡之变,被瓦剌所俘。为避免国无长君,于谦等大臣与孙太后商议,决定拥立朱见深的叔叔郕王朱祁钰为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此时,朱见深本应平步青云的命运戛然而止。宫中争权斗争不断,叔叔当了皇帝,怎么可能让自己的侄子继续当太子。果然不到两年,朱祁钰便废了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并把朱见深赶出皇宫。

至此,所有人都对这位废太子避之唯恐不及。虽然当时朱祁镇已归来,但又被朱祁钰关入狱中。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怕给自己招麻烦,对他也是选择避而不见。

朱见深,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到无人问津的阶下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说,一个五岁的孩子竟遭遇这般的人生逆旅,受尽人情冷暖,心理如何承受得了。倍感压力的朱见深,也因此落下了口吃的毛病。

朱见深画像

所幸,在这段最黑暗的时期,22岁的万贞儿并没有如其他人一样,而是选择了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地照顾朱见深、安慰他,视他如己出,陪他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刻。

那时候,万贞儿就是朱见深生命里唯一的一道光。无论发生什么事,朱见深的第一反应就是先看看身边的万贞儿,对她言听计从。

五年后朱祁钰因病去世,其儿子朱见济同样因病去世,朱见深的父亲乘机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27岁的万贞儿,终于可以带着刚满10岁的朱见深回到宫中,恢复太子之位。

一个人对于自己一生中,任何关于黑暗时刻的记忆都是尤为深刻的。

在多年后,身为皇帝的朱见深在欣赏《子母鸡图》时,也许想到的正是那段人生的至暗时刻,想到陪伴着他,照顾着他的正是那位年长他17岁的万贞儿。

而前面提到的那批斗彩瓷器,正是成化帝为了讨好万贞儿,才下令景德镇烧制。只因斗彩这种技术烧制出的瓷胎胎质洁白细腻,且纹饰美,画技高,彩料精,颜色柔和悦目,深受万贞儿的喜爱。

一段旷世的忘年奇恋

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四年后,便封万贞儿为嫔妃。四年当中,朱见深对于万贞儿的感情,是如何从当初的亦母亦姐之情转化为男女之情,已无从得知。

剧照

但可以肯定的是,年长朱见深17岁、相貌平平、身材臃肿的万贞儿却被他宠极一世,甚至可以说在万贞儿被立为贵妃后,实为有实无名的皇后,权倾后宫。

那么,成化帝究竟对万贞儿专宠到什么程度呢?

  • 明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因妃废后

那些赏赐奇珍异宝、一荣俱荣之类的皇上宠爱妃子的常见画面,在朱见深这儿都不算什么。

朱见深十七岁即位,成为明朝第八位皇帝。意气风发的他坚持要立万贞儿为皇后,两宫皇太后只好搬出先帝的遗诏,这才逼迫他娶了出身名门的吴氏。

新婚之夜,朱见深只陪吴氏稍坐片刻,便赶往昭德宫找万贞儿去了。吴氏颜面大跌,心存不满。不多久,她便逮到机会因故梃杖万贞儿。

成化帝知道此事后,怒不可遏,竟因此下诏废了吴氏。而此时吴氏才刚刚被册立一个月,况且废后绝非儿戏,此事遭到满朝文武以及两宫皇太后的反对,但是,成化帝决意如此。

剧照

朱见深因妃废后的举动,在明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当时这位年少的皇帝,对万氏表现出近乎偏执的爱,也让满朝文武大跌眼镜,甚为不理解。

应该说,这时候的年纪尚浅的朱见深,对万氏近乎偏执的爱,是因为其年少时与万氏所受的经历有关。那么接下来两件事,则表明后来的成化帝对万氏是真的用情至深。

  • 如果再有上书万贵妃者,要被发配边疆

在废掉吴氏一年后,万贞儿为皇帝诞下第一位皇子,成化帝高兴万分之余,破例封万为贵妃。虽然当时已另立王氏为皇后,但这个王氏生性懦弱,实为傀儡,真正掌权统领后宫的还是万氏。

可惜,这个皇子十个月大的时候不幸夭折了,而万却无法再生育,但成化帝对她依然宠爱备至。

剧照

在成化四年时,朝中有大臣上书,请皇上以江山后继有人为要,不能再专宠于万贵妃时,成化帝不但不接受,反而下诏,如再有上书万贵妃者,要被发配边疆。

  • 如家常便饭般的妃子训斥皇上

照理说在封建社会,一个妃子能受皇上这般宠爱,应该要感恩戴德才是,但偏偏貌雄声巨的万贞儿不走寻常路,反而是"大逆不道"地,经常在宫女和太监们面前训斥成化帝。

这些人早已司空见惯,无人出手阻拦,而成化帝自己也无觉得有什么不妥。

身为天子的朱见深,若不是心里对万贞儿用情极深,怎会这般不顾众臣反对,护着她;又怎会让她这般置天威于不顾。

容忍万贞儿的"十恶不赦"?

成化帝有一位大臣马良,在妻子逝世数月后就娶了新的妻室。成化帝知道后生气的说:"良丧妻未久,何以即娶?夫妻之情,何其薄也。"此后竟不再召见马良。

由此也可以看出,成化帝本身也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

而说到万贞儿,其形象被无数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黑化为心狠手辣,十恶不赦,因为自己不能生育,便残害其他已怀孕的妃子。

更有说后来的孝宗出生时头顶秃了一块,也是因为他母亲怀他时中毒引起的,以及孝宗母亲后来猝死也是因为万贞儿下的毒手。

剧照

这样的女人怎么能让成化帝对她痴情不改呢?其实,纵观明朝的正史,除《宪宗实录》中可以看到有关万贞儿四条没有涉及原则问题的"罪状"外,并无对其害人的指控。

而这几条"罪状"则是成化帝的儿子孝宗,自六岁被立为太子至即位的十二年间,对于父亲只专宠万贞儿一人,想必愤愤不平之心由来已久,借为前朝修史的机会,说上万贞儿几句替母亲出口气也是人之常情。

对于万贞儿害人的指控,都是来自有关明朝的野史,以及后来的口口相传,才使得万贞儿背负了无数的骂名。

就连后来的乾隆皇帝,都亲自写了一篇名为《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堕胎》的文章为万贞儿鸣不平,收录在《乾隆御批通鉴》中。文中写道:"宫闱事秘,传闻已不可凭,或由众人深嫉万安之假附乱政,遂饰视为无稽之言已归万妃。"

再说朱见深在帝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但历史对他的评价还是趋于正面的。

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不但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屈,还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免赋税、减省刑罚,可以说很有君王的风度。在他的治理下,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社会经济渐渐复苏。

说明朱见深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一个拎得清的人。即便心中对万贞儿的情感再错综复杂,也不至于眼看着一个女人在宫中兴风作浪、残害自己的子嗣。

作为一个女人,且不论万贞儿功过如何,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凭宫女之身收获了一位帝王对自己忠贞不渝的爱,已足够传奇;而成化帝也向万贞儿深情展示了他的宠妻模式,他们共同演绎了一段旷世奇恋。

几年后,万贞儿过世。成化帝知道后,难过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最后说了一句:"贞儿已去,我亦不久矣。"数月后,正当壮年的成化帝,竟真的因忧伤过度随万贞儿去了。

自此,成化帝与万贞儿之间,这段旷世的忘年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国画竹子作品欣赏

景泰蓝手镯是什么材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