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饮茶的国家,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唐朝时期,中国就形成了以《茶经》为核心的茶文化体系。种茶、炒茶、煮茶、茶戏都是令所有中国人自豪的保留节目。
可是到了近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国人不喜欢泡茶、饮茶的慢节奏生活方式。于是,不少饮料企业进军茶饮料市场,成功吸引年轻群体的喜爱,这些业务让企业赚的盆满钵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个日本饮料企业,在中国潜伏发展40多年,一年赚走1100多亿,很多消费者买的明明是日本货,却还误以为是支持国货了。
这个日本企业,就是著名的三得利株式会社。
三得利成立于1899年,当时中国还是大清的统治之下,距今已经有124年的历史。三得利从创立之初就开始秉承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精神,不断开拓进取,成为优秀的老字号企业。三得利从1929年开始销售威士忌,开创了日本的洋酒文化。这种创新,让三得利始终不断接受挑战,为顾客服务。1963年,三得利又进入了啤酒生产领域。
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后,日本的三得利企业更是在1981年,第一时间开始生产销售中国福建省特产 “乌龙茶”,并由此在清凉饮料市场里开创出了全新的无糖茶领域,成为业界之先驱。
这种创新的基因,一旦种下,会让一个企业受益百年。1994年,三得利又推出了发泡酒产品,开创了一个新的饮料门类。1998年,三得利又创新开发了降低了30%热量的橙汁饮料等。
在中国,三得利是中日合资的典范和受益者。1981年三得利就开始生产福建乌龙茶。1984年直接投资5000万美元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建立的第一个中外合资啤酒厂—中国江苏三得利食品有限公司。1996年,三得利业务扩展到上海,从事啤酒、饮料事业。从1999年开始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啤酒行业的销量冠军,2000年起连续四年被评为上海市场畅销品牌,并自2001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
三得利因为非常好的本土化策略,还在长三角地区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以至于很多中国人看到三得利就有亲切感,不少人甚至坚定认为三得利就是中国品牌。别的不说,单凭这一点,中国人就应该向三得利学习。
从财报来看,三得利2021的营收约1120亿人民币,比去年还涨了8%,去年的利润约129亿人民币。其中酒类营收418亿人民币,饮料和食品营收666亿人民币,这好像是第一次饮料类的营收超过酒类。
作为对比,我们的很多饮料企业就有些不够看了。曾经把老板送上首富宝座的农夫山泉,农夫山泉2021年营收296亿,归母净利润71.62亿元!这营收数额,还不到三得利的三分之一。
更离谱的是,中国国内的饮料企业,明明是纯正的国产,为了增加所谓的“高级感”,专门给自己取一个外国名字。比如首创气泡茶的“元气森林”,专门把“气”字写成了日语的“気”,直到引起公愤才改回汉字。元气森林还宣传“北海道3.1”,宣传“福岛原产白桃”,生怕别人把他误会成国产货。再比如总部位于深圳的奈雪的茶,为了营造“高级感”,专门把“的”字写成“の”,把自己伪装成东洋鬼子。甚至奈雪的茶英文名,也取了一个“NAYUKI”。
国内的饮料企业,大部分精力都是放在营销上面的,如果能够学一学三得利,踏踏实实做研发,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立志打造百年企业百年品牌,相信中国消费者更愿意支持国货。
我是历史知事,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2月财经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