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请问,怎样才算一款好茶?”
拿到这个问题的第一时间内,很多老茶客会脱口而出这样的话。
“好喝才算一流好茶。”
“综合来看吧,茶香要足,茶味要醇,回甘生津之类的回味越持久越好。”
诚然,茶香、茶味、回味等细节,是最明确的检验指标。
但除此外,还有一点很直观的分辨方法。
即,看耐泡次数。
内在茶味实力越是强悍的好茶,具有久泡不淡的实力。
对广大茶友来说,买茶遇到一款耐泡的茶,喝入口才更有性价比。
要不然,同样是请朋友喝下午茶。
两、三个小时的悠闲喝茶时光里,假如遇到的茶,只能泡三、四次立马就淡了,期间需要频繁换茶。
倒不如从一开始就选一款耐泡的实力级好茶,能轻松泡到10冲之后。
一泡又好喝又耐泡的好茶,更能为你在茶桌上挣来面子。
不过,聊到茶叶的耐泡度,茶圈内有不少争议。
进入六月来,就陆续收集到不少关于耐泡的争议,这篇不妨集中统一细说。
《2》
一,“市面上的茶叶,超过7泡还不错的也就是普洱吧?”
按对方的想法,茶圈内只有普洱茶,能做到7冲之后还有出色表现。
但这很明显是与事实相背的。
对不少优质好茶来说,泡到7冲之后,茶味依旧饱满,茶香照样馥郁,并不是什么难事。
比如,正岩老丛水仙。
树龄实打实满60年以上的老丛水仙,在整个武夷山都比较难得。
再加上,还是出自正岩山场的。
慧苑老丛、水帘洞老丛、马头岩老丛、碧石岩老丛等,这些正岩知名山场里保留下来的老丛水仙茶树,经过多年的扎根生长后,茶树本体能通过根系,攫取四周土壤内部的丰富养分物质。
春茶季时,产出来的茶青,内在茶味积累丰沛。
经过做青、焙火后,正岩老丛水仙的耐泡度堪称是五颗星,随随便便泡到10冲之后,不在话下。
比如,符合“三好”原则的优质老白茶。
聊到老白茶,在很多新手眼中,年份买老一点的更好。
但在懂行的茶客心中,比起盲目追求年份老,不如重点关注品质好。
高山原料、精心日光萎凋、后期采用标准化仓储,符合原料、工艺、储存“三好”原则的老白茶,茶味无比醇厚,药香、陈香悠扬馥郁。
使用盖碗冲泡时,七冲八冲不变淡,再常见不过。
又比如,桐木老丛红茶。
桐木高山作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绝佳。
当地的老丛茶树都是当地茶种,是桐木本地的菜茶。
生态环境好,外加上树龄足够老,能让最终做出来的老丛红茶,实现出色的耐泡度!
茶圈内,谈及“耐泡”一说,不能只盯着普洱。
但凡是有实力的好茶,耐泡表现都不会差!
《3》
二,“这款口粮大红袍买回去,能保你泡20次,风味也不减弱。”
这样的卖茶话术,不知道茶友们是否有似曾相识感?
但从常理来看,这非常不现实。
哪怕是品质再好的茶,在经过七、八次以上的冲泡后,茶味层次难免会发生改变。
使用盖碗泡茶,茶味层次表现有些类似抛物线。
一开始,茶味处于热身状态,醇厚度,茶汤浆感,汤中的落水香,尚未达到最佳状态。
经过前三个回合的热身准备后,茶味表现渐入佳境。
在四冲、五冲、六冲之间,茶汤表现迎来巅峰期。
当然,品质超级出色的好茶,巅峰期能维持较长时间,往后再延两、三冲也有可能。
但是,做不到20冲之后,茶香、茶味丝毫没有变化。
毕竟,再好的茶也做不到泡了十几次后,到了尾水阶段,茶味也没有半点减弱。
乍一听这样的卖茶话术,只不过是虚假、夸大宣传罢了,当不得真!
《4》
三,“这么多茶叶里,绿茶普遍不耐泡?”
事实上,不同茶叶之间,没法直接对比耐泡度。
同类,才有可比性。
跨界,很难说出孰好孰坏。
何况,一款茶耐不耐泡,与它的分类没有必然关系,而是看内部茶味实力积累。
一流水准的绿茶,茶味实力不俗,不会出现淡寡、不耐泡的局面。
不过对比岩茶、普洱等茶叶,绿茶之所以会给部分茶客留下“不耐泡”的初步印象,与泡茶方式有关。
普洱与岩茶,多数是用功夫茶的方式冲泡。
盖碗泡茶时,投茶8克,才是常态。
在“一定量”的投茶基础上,哪怕品质稍微普通一些,也不会立马就泡淡。
但绿茶不同,喝绿茶,很多人是选择简单的玻璃杯泡。
往杯底投入一小撮干茶,注入热水,静待片刻后,直接饮用。
杯泡期间茶水不分离,茶味物质往往集中在第一杯当中。
喝完大半杯茶汤后,再次加水,下一杯再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明显会有稀释感。
但这不能证明,绿茶普遍不耐泡。
若想公正、公平、客观的得出结论,肯定是统一泡茶方式,按照相同茶具、相同投茶量的前提下,再去测评。
若将普洱茶换成玻璃杯泡的方式,少量投入一撮干茶,再加入大量热水。
一款普通品质的口粮普洱,对上知名核心产区的明前绿茶,肯定是后者的风味呈现更出色。
《5》
四,“用芽头做成的白毫银针、金骏眉,又贵又不耐泡?”
茶圈内,经常能看到两极化的偏激观点。
有的茶客,买茶追求极致细嫩。
认为买茶是买越嫩越好,这样的茶拿出手,品相更出色。
有的茶客,对细芽嫩叶类的茶叶,不屑一顾。
认为这样的茶,卖得很贵不说,茶味又淡又不耐泡。
殊不知,这两个极端化的想法,都不可取。
买茶,尤其是买春茶,不能一味追求“以嫩为贵”。
还要分辨适制树种、茶芽发育度、最终风味表现。
另外,从耐泡度来看,只用芽头为原料的金骏眉、白毫银针,表现并不逊色,它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白毫银针,是白茶圈内的天之骄子。
金骏眉是红茶新贵,是高端红茶的代表。
不论是白毫银针、金骏眉,只要它们是核心产区原料、制茶工艺到位,并且后期仓储没有出现差池。
那么,泡出来的茶汤都无比鲜醇。
喝白毫银针,因满满的茶氨酸积累,会让茶汤滋味尤为鲜爽、清爽、鲜甜,新茶期的白毫银针,茶汤又鲜又淳和,泡到七、八次不成问题。
喝金骏眉,汤中带甘,甘里透香,包括花香、蜜香、果香等系列鲜香,尽汇一杯当中。
茶汤入口,远比其他红茶更鲜爽饱满,用盖碗泡茶时,只要不刻意闷泡,桐木高山金骏眉能轻松泡到接近10冲。
说到底,茶叶耐不耐泡关键看品质实力,而不是其它!
《6》
曾经回答过一个提问。
“泡茶喝,应该泡到茶汤没色,还是泡到没味?”
针对这点,不知大家怎么看?
个人的想法其实很明确。
茶,是买来喝的。
茶叶并不是观赏品,只看汤色就足够。
所以,在泡茶时,当然要泡到茶汤滋味彻底淡去再换茶,才算物尽其用。
假设一款茶空有汤色,茶味却特别寡淡空洞。
这样的茶,哪怕连泡十多次,依旧能将清水泡出一定汤色。
但论本质,这样的茶根本达不到好喝、耐泡的要求!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