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送别》背后的故事:李叔同与天涯五友的深情厚意

01-17

《送别》:李叔同与“天涯五友”的聚散离合(一)

文│李 满(文史学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是李叔同写于1914年的一首歌曲,是他在杭州教学时写下的大量学堂乐歌中的一首。

  《送别》的曲调节奏柔缓,苍凉中略带慷慨,恰到好处地刻画了离别时刻的惆怅,其原始出处不在中国,它其实是一首地道的英文歌曲。作者是美国人约翰·庞德·奥德威,他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正式职业是一名外科医生。美国南北战争时,他是第一批志愿上前线抢救伤病的外科医生之一,曾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战场服役。奥德威同时也是个作曲家、音乐创作人和政治家,他于美国南北战争前期创作了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没想到这首歌竟“墙里开花墙外香”,在美国传唱度并不高,却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大量的音乐作品,多采用直接输入西洋唱歌集,从中选出旋律的形式。一个叫犬童球溪的作者给这首歌填写了新词《旅愁》,刊载于1907年出版的《中等教育唱歌集》。当时,犬童球溪在新泻女子高等学校任职,深深怀念着远在九州的故乡亲人。据钱仁康翻译,《旅愁》的歌词为:

  西风起,秋渐深,秋容动客心。独自惆怅叹飘零,寒光照孤影。忆故土,思故人,高堂念双亲。乡路迢迢何处寻,觉来归梦新。

  填词后的曲调进行与原曲并不完全相同,填词者根据词的需要作了相应变动。歌词改为二段词,最后八小节是原原本本地重复开头段的四句歌词,这和《梦见家和母亲》是有区别的。1907年李叔同留学日本,被《旅愁》深深吸引。李叔同回国后,所作的《送别》初见于裘梦痕和丰子恺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采用的正是《旅愁》的曲调,歌词也和《旅愁》的意境有关。

  《送别》与《旅愁》情调极似,但主题意境的深浅隐显不同:前者叹知交零落,后者抒思乡思亲之情;前者是淡淡的哀愁,后者是深深的伤感。前者含蓄,后者直露。《送别》全篇,几乎每一句词都有很强的画面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充满中国古典意象的送别时的情和景,让人想起李白《菩萨蛮》中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长亭、古道、芳草,都是离人眼中所见,景物依旧,人在别时,看起来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描摹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经常伤怀歌咏的山峦夕阳之景,淡淡的笛声吹出了幽怨,哀而不伤;晚风拂柳蕴含了别意,缠绵真挚——“柳”字暗合“留”意,勾起了多少彼时的情怀。“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从遥渺的意境变成对现实的感叹;“一瓢浊酒尽余欢”,饮不尽离愁,反倒增添了惆怅,人生际遇,亦真亦幻。

  李叔同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清词丽句与西方民谣曲调结合,达到了情趣意境出于天然而不见斧凿之痕的高度,显示了他对乐曲选择的敏锐度以及驾驭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送别》被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分别选作插曲和主题歌。《早春二月》是根据柔石小说《二月》改编的影片。柔石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李叔同已经出家,柔石未能亲受其教诲。毕业时,柔石从老师夏丏尊先生那里获得过一幅李叔同的字,并装裱题字:“余乐而藏之,此非余之好奇,实余之痼性也。”为弥补缺憾,导演谢铁骊在电影中特意选择李叔同的《送别》作为插曲。影片《早春二月》主人公、小学老师萧涧秋执教的校园里,所唤起人淡淡哀愁的,正是那首低回婉转的《送别》。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其1960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集《城南旧事》里,两次提到李叔同的《送别》。1982年,导演吴贻弓把《城南旧事》搬上银幕,选取《送别》作主题歌。他融合了丰子恺《中文名歌五十曲》所收《送别》和林海音所记,组成两段歌词,《送别》的旋律贯穿始终,影片大获成功,享誉海内外。此后,歌曲在中国大地上流传更广,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不朽经典,至今影响着国人。

青茶砖的作用

端砚石眼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