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路易斯韦恩的猫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本文简单介绍一下西文古籍里的木刻插图和木雕插图。
啥?这俩不是一回事?
你别说,还真不是一回事,木刻的英文是woodcut,木雕是wood engraving,国内习惯把木雕叫木口木刻(为了不混淆,下文我都用木口木刻指代木雕)。
木刻和木口木刻都是凸版雕刻技法,两者也都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印制单独的版画),本文主要聚焦的是木刻插图与木口木刻插图在西文图书插图领域里的运用。
我先总结一下,这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1、出现时间:木刻早于木口木刻
2、细腻程度:木口木刻好于木刻
3、木料选取:木口木刻为横切面,木刻为纵切面(此为最重要的区别)
接下来,我来具体解释:
1、出现时间:
木刻技法最早起源于中国,世界上现存最早采用木刻技法雕版的图书是唐朝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金刚经》。
图1
之后木刻技术传到欧洲,很快被运用到图书插图领域,如早期摇篮本(欧洲早期活字印刷书籍)的代表——《纽伦堡编年史》里的木刻插图。
《纽伦堡编年史》的作者是德国历史学家哈特曼·谢德尔,他也是最早使用印刷机的制图师,他所著的《纽伦堡编年史》是一部插图丰富的世界史著作。这本书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是早期印刷书籍中编制最完善的书籍之一,同时也是最早出色地将图文混排的书籍。
图2: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馆藏的《纽伦堡编年史》,出版于1493年
图3: 局部放大
木口木刻的出现则是到了18世纪晚期,由英国人托马斯·比维克将木口木刻运用在书籍插图的制作里。他为《英国鸟类史》制作的木口木刻插图,技术臻于完美,充满细节的插图让当时的人瞠目结舌,很多人不相信这是木头雕出来的。《英国鸟类史》的大获成功让比维克家喻户晓,也让木口木刻技法迅速成为英国图书插图产业的主流复印技法,直到20世纪初才宣告结束。
图4: 托马斯·比维克 (1753–1828)
图5: 《英国鸟类史》插图
图6: 《英国鸟类史》插图
2、细腻度:木口木刻好于木刻
在比维克运用木口木刻之前,传统的木版印刷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画面表现一直比较朴素,多为简单的线条图,在表现明暗及色调上力不从心,木口木刻技术的出现使得这种状況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木口木刻使用锋利的刀具在硬木的横截面上进行雕刻,能够达到准确模拟钢笔画效果的地步。
我们对比一下木刻与木口木刻的细腻度
图7: 一只木刻猫,出版时间约为1579年
图8: 1532年出版的《乔叟作品集》,内文插图为木刻版画
在比维克运用木口木刻技术之前,质量较高的图书插图基本是铜版画,但铜版画制造成本高昂,只有少量书能用得起。木口木刻技术出现之后,迅速在图书插图领域里成为取代铜版画的平替。
我们看两个例子,一本是早期的木口木刻插图,一本是鼎盛时期的木口木刻作品。
第一本是1836年的《伊索寓言》,雕刻师是C.Nesbit,他是比维克的徒弟,该版本的风格和比维克非常相似,是早期木口木刻技法的活化石。
图9: Nesbit版《伊索寓言》扉页
早期的木口木刻尺幅非常小,一般都不超过5厘米(图10-图12)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第二本是1883年出版的,内含大量用木口木刻技术复刻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名作,其中一幅是由英国雕刻师J.Cooper根据拉斐尔的名作《圣母的婚礼》复刻的木版画,此时木口木刻技法已经达到顶峰,可以和铜版画以假乱真。
图14:木口木刻复刻的拉斐尔《圣母的婚礼》
图15:拉斐尔的油画原作
图16: 两者细节对比
图17: 高倍镜下的面部细节
图18: 高倍镜下的面部细节
图19
为什么木口木刻在细节表现度高于木刻呢?
原因在于比维克整活出了一个“金刚钻”,他发明了一种用雕刻刀(burin)在木头的横切面雕刻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雕刻出更为细腻的纹路,细节还原度非常高。
图20: 木口木刻的雕刻刀
图21: 手握姿式示意图
图22: 各类不同的雕刻刀
对比一下木刻版画用的刻刀
图23: 木刻刻刀(knife),这个与雕刻刀(burin)是完全不一样的工具
3、木料的选取:木口木刻为横切面,木刻为纵切面
大家看个图就知道了,下图里黑色图示是木口木刻木材的截取,白色图示是木刻木材的截取方式(图24)。
图24
所谓的横切面就是下图的样子。木口木刻选用的木头要求是硬木,一般为黄杨木。
图25: 横切面示意图
图26: 木口木刻雕刻时的示意图
图27: 木口木刻完成品示意图
下图(图28)是纵切的木头版面,可以看出这种版面的面积要比横切面大很多。这也导致木刻版画要比木口木刻版画尺度大(一般情况下)。
图28
图29: 一幅中世纪木刻版画里描绘的木刻艺人
图30: 现存于世的中世纪木刻版画原作,原刻版能保存下来非常难得
图31: 当代艺术家的木刻版画作品,这种是独立艺术品
图32: 当代木刻的细节也做到非常精细了
在实际书籍收藏活动中,木刻与木口木刻并不会分的很清楚(当发展到后期时,两者的技术已经开始交叉混合,难以辨别)。另外需要说明,在目前的语境下,如果单独说木口木刻版画,那么指的是在硬木横切面上雕刻的凸版版画。
到了现当代,无论是木刻还是木口木刻都已经摆脱当初的图像复印层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风格,另起炉灶成了一个单独的艺术门类,很多人文艺术类的插图/藏书票依旧会选择用木刻/木口木刻技术。
最后欣赏一下19世纪晚期精美的木口木刻插图,这些插图既是辉煌的顶峰也是最后的挽歌,因为再过不到20年,摄影技术就将登堂入室,成为图书插图的新主流了。
感谢阅读。
补充说明:
1、木雕为什么在国内被叫做「木口木刻」?根据我查询的资料显示,这个名字大概率出自鲁迅的《近代木刻选集》,“木版画之用,单幅而外;是作书籍的插图。然则巧致的铜版图术一兴,这就突然中衰,也正是必然之势。惟英国输入铜版术较晚,还在保存旧法,且视此为义务和光荣。1771年,以初用木口雕刻,即所谓“白线雕版法”而出现的,是毕维克(Thomas Bewick)。这新法进入欧洲大陆,又成了木刻复兴的动机”。
2、关于谁发明了木口木刻。比维克并不是首个发明木口木刻的人,在他之前有一位法国雕刻师让·米歇尔·帕皮隆,他在1766年出版了一本书叫《木刻历史与技法》,这本书里第一次提及了用黄杨木横断面雕刻的方法,但从图书收藏角度看,比维克是第一个完善了该技法,并且将其运用在图书插图里并成功推广的雕刻师,所以我们一般认为比维克是木口木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