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古代的“长”和“短”是如何定义的?中国“长兵”和“短兵”的含义解析

09-11

古代的“长”和“短”是如何定义的?中国“长兵”和“短兵”的含义解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字常包含多义。如长短,在现代,多理解为长度方面的计量,而在古代,“长”、“短”却还有其余的衍生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车战一度是早期战争中的主要战法,战国诗人屈原曾在《九歌·国殇》中写道:“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光。”

▲屈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被誉为“辞赋之祖” “中华诗祖”。

这段诗中,详细的描绘了当时车战的场景,旌旗蔽日之下,士兵们身披犀皮甲,手持吴戈,乘骑在战车之上,随着和敌方战车的相互交错,展开激烈的近身搏杀。与此同时,后方未卷入白刃战的战车队伍,皆手持弓箭,进行射击,一时间战场之上矢落如雨。(旌旗:旌是羽毛指示物,基层部队所用的号令象征,旗是布面指示物,高层部队所用的号令象征,两字本有区别,如今通用,成为旗帜的总称,也可借指军士。犀甲:中国古代时以犀皮为原料制作的甲胄,也有牛皮制的,但亦称犀甲。吴戈:吴地所产的战戈,因战国时吴地的制作工艺精良,故以吴戈来泛指精良的戈)

▲车战,中国古代商周时期,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战法。在当时,战车不仅是军队的主力,亦是国家国力的象征,所谓”万乘之国“即是其意。(战车及其附属的随从士兵合计为一乘)

长、短的概念,从古至今,一直都有着变化。最开始,短和长的意义和现代所理解的长度计量并无不同,但在屈原的诗中,”短兵“并不是指形制上短小的兵器,而是以这个意义衍生而出的”近身搏杀“,即是”白刃战“,所谓”短兵相接“就是来源于此。

▲“短兵”在现代,一般泛指长度略短的兵器,如匕首、刀剑、鞭锏等都可以称为短兵。上图为现代工艺制作的匕首形制。

”短兵“为近身搏杀的话,”长兵“的意义也很好推断,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长兵“不是指枪矛等长兵器,而是指弓弩等可以远距离杀伤的兵器,和”短兵“近身作战相对应,为远距离作战。《史记·匈奴列传》中载:“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其中”刀鋋“也不是专指刀剑,而是指短兵相接时的肉搏类武器。《管子·参患》中也有载:“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实”,和《史记》中记载的短兵含义一致。

▲商周时期,斧钺是君王权力的代表,而弓矢则代表军事和征伐。汉朝班固的《白虎通·考黜》中亦载道:“好恶无私,执义不倾,赐以弓矢,使得专征。”

春秋战国之后,直至汉朝,虽代表远射兵器的”长兵“少见使用,但”短兵“的含义却又一次衍生,从近身作战再度衍伸成为”近身作战的士兵“。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秦孝公时的商鞅,在他的《商君书》境内一章中写道:“千石之令,短兵百人;八百之令,短兵八十人。”其中以千石招募而来的短兵百人,就是指勇于近身搏杀的士兵。(”石“,是春秋战国时期及秦汉时期的俸禄计量单位,一石十斗。当时官品的高低,常以俸禄的多少计算,从二千石递减至百石止)

▲商鞅,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曾辅佐秦孝公,实行变法,为秦国奠定霸业,史称“商鞅变法”。

《史记》中,在记述霍去病奋战漠北的事迹时,司马迁也以”短兵“为”勇于近身搏杀的士兵“之意,”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馀级,收休屠祭天金人,益封去病二千户。“

▲司马迁作《史记》,用词必考究,故可见在当时,短兵的含义还是以”白刃战“尽和”白刃战的士兵“为主。

后至三国时期时,虽离汉朝相隔不远,但短兵的含义已经偏向于现代含义。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丁奉传》中载:”(丁奉)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这就是著名的”雪中奋短兵“,其中”短兵“之意已经是短小的兵器之意,但却是特指极为短小的兵器,或许是匕首,或许是短刀、短剑之类,并不指一般形制上的刀剑。因为在当时,环首刀已经是三国军队皆配备的主要战器,如丁奉军队所持的”短兵“是环首刀,是不会被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的,应该是远短于环首刀,平时不见战用的兵器。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年少时即以骁勇为小将,后又于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魏军。陈寿称其是”江表之虎臣“。

后至唐朝及之后,”短兵“的意义更偏于现代,唐代谷神子所著的《博异志·马侍中》中写:“(夜叉)衣豹皮褌,携短兵,直入室来”,明代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写:“王翦驱壮士分为左右二队,各持短兵,大呼突入其阵”。通过”持“、”携“,便可看出此时“短兵”之意。

不过,”白刃战“的含义并未被弃用,清代赵翼在《题阎典史祠》中诗曰:“铁骑平明满街市,短兵巷战血尺深”,其中短兵就是”白刃战“之意,不过”白刃战的士兵“之意在此时则已少见于世。

在民国时,曾有举办“国考”一事,第一次“国考”中,有出台“击剑”这一项目,虽名为击剑,但其实是用长度较短的武术器械比试较量,故为区别于西洋击剑,也称为“中国式击剑”。此后,又因其使用的武器刀剑同体,在比试上和西洋击剑完全不同,故又将其改称为“短兵”。如今,民间武术虽以不复往日兴旺,但还是为”短兵“带来一个留存至今的武术含义。

蓝玉髓

篆刻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