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方寸之间,天地无限

04-01

方寸之间,天地无限


魏启后 题

魏启后与杨瑞生俩位艺术家好友在切磋

【题记】

杨瑞生(1915—2000),著名微型雕刻艺术家。济南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方寸容天地,是魏启后先生为好友杨瑞生先生微雕作品展览而题字。

杨瑞生先生将毕生的精湛艺术传授给他的小女儿杨宝敏。

今转载1985年《知识与生活》杂志的采访文章,分享杨老的艺术作品!

时值清明,以此纪念!

杨瑞生先生在雕刻

方寸容天地

——记微雕艺术家杨瑞生

作者 ll 古岩

(原载《知识与生活》1985年第六期)

唐 李坤《悯农》宽3mm高5mm

打开这一期杂志的封二,一件件精美、奇妙的微型雕刻艺术品便展现在你的面前: 一颗大米粒大小的象牙块上,镌刻着一首:“锄禾日当午” 的五言绝句,放大镜下那行体的流利生动,似在纸上挥毫。

象牙微雕印章上的山水画 宽14mm高49mm (左1959年刻,右1976年冬刻)

一块手指肚大的象牙板上,一幅山光水色、林木轻舟、书题款跋尽在其中的山水画,墨晕渲染,形声交融,竟是那样富有大幅书画的气韵。

会使你感到更奇的是,在那二十片长五厘米、宽四厘米的薄石料上,一部全套洋洋两万余言的《论语》,竟尽刻其上,所刻文字,八法精劲,字距行间,疏密有致;段章布局,结构严谨。无一字之误,无一笔之败。

鼻烟壶

那一副副镇纸,一只只鼻烟壶,一件件摆件,精妙质朴,新奇凝重,方寸之内所展现的艺术天地,竟使你如观高山行水,远天流云,真是赏心悦目,直抒胸臆意。

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室第一期全体学员结业纪念 杨瑞生(前右3)/1959.5

但是,你可曾想到,这些令中外观赏者叹为观止、赞为“神奇”的工艺品,竟是出自一个曾经目不识丁的童工之手。他,就是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师杨瑞生先生。

从童工,到微雕艺术家,其生活道路的坎坷艰辛,艺术生涯的奋勉磨难,恐都是我们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杨瑞生先生微雕工作照

杨瑞生一九一五年出生于济南,由于家境贫寒,十二岁便被送进一个叫“生花馆”的毛笔铺学徒。

名曰学徒,实为童工,因为铺子的生意是把湖笔买进,在笔管刻上“七紫三羊”、“小楷羊毫”等名目和“生花馆”堂号再卖出。

目不识丁的杨瑞生,自然无从师学艺之奢望。 他是铺子里的最底下人,夜里睡着潮湿的地铺,日间的活计只是生火、烧饭、侍候老闆、抱孩子,对当时的杨瑞生来说,刻笔管文字竟如一座遥远的艺术天宫。但是他想进去闯一闯。


楷书 晋·王羲之《兰亭序》1979年春节

于是,他一个个地识字,一段段地背文章。他一贫如洗,但唯把能属于自己的时间看得比金子还珍贵。不知多少次大白天送货碰到墙上,捂着淌血的脸不敢作声;又不知多少次因夜间耗了油,或拉着风箱打了盹而被老闆毒打。但穷不坠志,当他抱大了第三个少爷的时候, 他已经能把一部《论语》背得滚瓜烂熟,在细细的笔管上刻字,真草隶篆,小大由之了。

杨瑞生真正学微雕,始自对济南微雕名家季子烷的倾慕。继而他探究清代江都于啸轩、吴南愚、沈筱庄等人的微雕功力。

山水画作品

微雕是要有书法、绘画造诣和文学素养作基础的,他由临摹《芥子园画谱》始,攻王石谷、王时敏的山水技法,学欧、柳、赵的墨韵,临唐刘灵飞的蝇头小楷,拜书法家关松坪为师。

他苦读古人书传,诸子百家,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诸多名篇,辄加背诵,真是“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至而立之年,他的刀法功力竟已为京沪同行所推崇。

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合影。杨瑞生(前右2)

解放后,他被安排到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室工作,更得以潜心研究微雕艺术,艺益精进。他担任了省工艺美术雕刻班的教学任务,作品不断参加国内外展出和评奖,并加入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被选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武梁祠汉画像《车马行》宽168mm高110mm

我国微雕工艺始于何时,尚无定考。但据史书所记,至少唐代已有高手。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一支笔,笔管两端半寸之内各刻《从军行》画卷一幅。每一情节刻《从军行》诗两句,其中人马毛发,亭台水榭,无不精绝。

欧阳修《醉翁亭记》 宽30mm高53mm 杨瑞生七十有二(字500)

但由于微雕书画以刀代笔,笔画细如毫末,既不容起稿,也不能全凭目力,胸中构想主要依靠指端神末梢的灵敏感觉操刀直刻,苟有败笔误字,或布局结构欠当,即需全部磨去重刻。因此,这种工艺发展到现代,著名作者仍如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半个世纪日无刀歇的雕刻生涯,使杨瑞生练出了自己独有的刀功与风格。他每逢操刀行书作画,必已成竹在胸,无刀妄下,刀在方寸料面上提、按、转、折,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其得心应手之态有如轻云流动,又似水波涟漪,即使千字以上之诗词文赋,亦一气呵成。

他重视继承我国民族传统的篆刻艺术,追求“神”、“妙”,使作品轻重有法中之法,屈伸得神外之神;宛转情趣,不加雕饰。他的作品重气势、意境、韵味,平淡而不平庸。这种艺品自然与他的人品有关。他出生在泉城大明湖畔,艰难地成长在大明湖畔,一生都以自己挚爱的李白两句诗自勉自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以此去从艺,去做人。

天黄石 唐诗三首 宽15mm高20mm 丁卯年刻

近几年来,为了使微雕艺术有一个更大发展,他在开拓微雕材料来源上,作了极为有益的尝试。他从象牙上雕刻,扩展到以山东特有燕子石、琅琊石、金星石、红丝石等作材料。

孔子像《论语·学而篇》/高45mm宽87mm/1987年10月刻(680字)

他将这些纹样优美,造型奇特,质地坚硬的石料,依其自然做成镇纸、插屏、摆件等,再雕刻上精绝的微型书法或图案,真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无怪许多中外观赏者为得他一袖珍小件亦不惜重金。


《知识与生活》杂志 封二


《知识与生活》杂志刋登此文


左:鱼脑石 唐诗八首 宽20mm 高50mm 右:寿山石 孔子《论语》宽20mm 高50mm 丁卯春三月 杨瑞生七十有二

感谢杨振兴先生提供图片!

大溪地黑珍珠是海水珠还是淡水珠

桂鱼怎么钓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