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探秘明代摩崖石刻:600年历史的文化遗产

04-15

探秘明代摩崖石刻:600年历史的文化遗产

你见过古人的朋友圈吗?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展现自己的想法,变得无比简单,只需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发个朋友圈就可以了。

很多人旅游的时候,拍到好看的风景,就会发朋友圈。

但你知道吗?在古代也是有朋友圈的。

只不过他们没有手机,也不是写在纸上,他们表达对一处地方的喜爱,就是崖壁、山石上刻字。

这是古人最常见的发朋友圈的方式。

游到兴致高涨的时候,在一块石头或一处崖壁上刻下自己的感受,既能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又能获得许多陌生朋友的点赞,十分的爽。

许多地方就是这么成为一处著名的景点的。

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广为人知的话,就出自南宋诗人王正功《劝驾诗》中,在宋代被刻在了桂林的独秀峰的摩崖石刻上。

成为古今点赞量最高的一处古人朋友圈!

还比如安徽的天柱山的流泉石壁,900多年前,大政治家兼诗人的王安石就在那里游玩时刻下了一首写景写情的六言诗朋友圈《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


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

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


后来黄庭坚来到此处看到了王安石的朋友圈,还专门在下面给他留了评论:


司命无心播物,祖师有记传衣。

白云横而不度,高鸟倦而犹飞。


和我们现在发朋友圈一样,被大人物或者名人评论后,后面就会引来很多人的附和。

所以在天柱山流泉石壁的人,越来越多,古代的,现代的都有...

但也有古人的朋友圈被拉入黑名单的。

比如,在杭州西湖南山的大麦岭岩壁上,苏轼和朋友曾在这里一日游时,写下:“苏轼王瑜杨杰张璹同游天竺过麦岭。”

后来到了宋末时期,因为元祐党争,苏轼刻的这条朋友圈直接被拉进了黑名单,他的名字被抹去。

直到明代的时候,才又被重新复刻了上去。

看着到处的摩崖石刻,欣赏下古人发的朋友圈,仿佛完成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是一件十分神奇和有趣的事情。

而在牛首山,也有一处古人留下来的特别朋友圈。

从牛头禅院的后院小门而出,沿着下山的台阶路走上一百来米,就能看到另一处景观——明代摩崖石刻。

这便是古人在牛首山留下的历史“朋友圈”。

佛顶宫大穹顶下的佛顶摩崖是掺杂着现代工艺的杰作,而这处明代摩崖石刻则是实打实的历史遗迹。


东北吉林市有两处摩崖石刻,是迄今为止吉林省内发现的唯一明代摩崖石刻,它是研究明代经略东北的重要历史遗迹。

虽然牛首山的这处摩崖石刻没有东北的那般雄伟,但却有着同样的溯源,都有着600多年的历史。

摩崖石刻最早是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那时没有纸张、书写工具,便在石头上刻上各种符号和印记进行记录。


徐自强、吴梦麟在他们的《古代石刻通论》中写道:“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个类别。所谓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

后来演变成了一种雕刻艺术。

摩崖石刻的文物价值,就在于所雕刻内容和形象。

尽管牛首山的明代摩崖石刻整体不大,但却足足凿出了5个佛龛,133尊雕像,还有四处梵文。


在东边的岩壁上,还有一首《题感应泉诗》,满篇一共有83个字,每个字4厘米大小,凑近去看,除了4个字被风雨剥蚀,其他的79个字都清晰可辨。

虽然已经看不太清内容是什么?

但可以看出当时写这个朋友圈的古人,肯定研究了很久,才开始发表。


这处小小的明代摩崖石刻,不仅蕴含着历史过往和研究价值,还为牛首山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十分值得来打卡一下,感受一下古人的朋友圈!

鹦鹉

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