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越中之地人文荟萃,金石遗珍众多,其中尤以石刻(帖)艺术为最,承载了文化艺术和历史信息,《会稽刻石》、《孝女曹娥碑》、《法华寺碑》等为代代拓印收藏。
澎湃新闻获悉,6月29日,“橅古启今--越中经典石刻书法主题传承展”在绍兴兰亭书法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搜集历代传拓善本,并邀请“兰亭书会”会员及海内众多书法名家题跋、临摹、创作。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越中石刻的历史价值、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古窆石亭
越中,古称越州,今为绍兴,乃华夏文化之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越中之地人文荟萃,金石遗珍众多,历代碑铭,有禹陵窆石遗物,东汉以来代有铭焉;有《会稽刻石》,纪秦始皇帝不朽之功;有《孝女曹娥碑》,王羲之、蔡卞各有重书;有《吕超静墓志》,乃知南朝龙骧将军之威;有《龙瑞宫记》,如见宛委山中灵秀之气;有《法华寺碑》,若闻秦望山间钟鼓之长。历代刻帖,有宋人石邦哲所刻《越州石氏帖》,明清以降,尤以清人王望霖所刻《天香楼刻帖》、杜煦所刻《知圣教斋法帖》为著,收存越中乡贤及海内名士书迹众多。
此次展览展出越中经典石刻拓片等作品128件(组),在展示传拓精美的越中经典石刻拓片同时,还引入了金石学范畴内常用的“题跋”表现形式。同时,书法家们取法于石刻书法的临创作品,对传统书法精髓进行了诠释,展示了他们对传统石刻书法“入古出新”的笔墨功夫。
展览现场
会稽万古,金石不朽。这些石刻,或镌刻于岩壁之上,或镶嵌于古刹之间,或躺卧于荒郊野外,或藏于金匮之中,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展现着古人的智慧,寄托着人们的信仰与祈愿,已成为越中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石刻,虽历经岁月风霜,却依旧熠熠生辉,越中文脉绵延赓续数千年,金石之功莫大焉。
在《建初买地刻石》等六通越中经典石刻被公布为《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一年之后,又适逢《天香楼藏帖》刊成220周年。兰亭书会及越中金石研究中心用心爬梳越中金石脉络,搜集历代传拓善本,并邀请兰亭书会会员及海内众多书法名家题跋、临摹、创作,集中举办“越中经典石刻传承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越中石刻的历史价值、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进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天香楼藏帖》
《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绍兴多山,山中有山,山外有山,不仅区域内因有会稽山脉、四明山脉等大型山系,城内还有府山、塔山、蕺山三山。绍兴又多文人雅士,故山中摩崖刻石现存较多,且以题名为主。据《绍兴文物志》统计,绍兴各县市区现存摩崖群二十六处,越城区与柯桥区相对多而集中,如府山、宛委山、东湖、大帝山、柯岩等摩崖石刻群,而府山、宛委山处题刻较早,如府山有唐刻一处,宋刻六处(已有两处被毁);宛委山有唐刻一处,宋刻二十二处(已有十三处被覆刻或被毁)。另有市区小隐山因历史原因被炸平,据载,山上原有宋刻七处,元刻若干,绍兴图书馆尚存民国所拓宋刻四页,弥足珍贵。
《汉建初元年买地刻石》 鲍贤伦、唐存才题跋 徐忠临创
绍兴摩崖石刻以富盛跳山东汉摩崖《建初买地刻石》(亦称《大吉碑》)最为著名。《建初买地刻石》凿刻于东汉建初元年(76年),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乌石村二将山东坡,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用隶书阴刻,全文共二十二个字,分上下二列。上列为题额,竖刻“大吉”二字,下列为题记,共分五行,每行四字,释读为:“昆弟六人,共买山地,建初元年,造此冢地,直三万钱。”该刻石为浙江省现存最早的摩崖题记,改写了浙江无汉刻的金石历史;也是中国已发现体积最大的一块卖地券,记录了东汉初年买卖土地的相关情况,成为研究中国(尤其是浙江地区)封建社会初期的土地制度、土地买卖和土地价格等一系列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珍贵史料;此外,该刻石所体现的半篆半隶、篆隶合一的书法特征,使其成为秦篆汉隶演变史上的一块活化石。
碑碣是绍兴目前留存刻石中的最大宗,多分布于全市各地名胜。据载,绍兴府学(现稽山中学)及绍兴辖内著名之寺庙如大禹陵、南镇庙(已毁)、卧龙山城隍庙(已毁)、曹娥庙内相对比较集中。
禹陵窆石题记(汉) 章剑深题跋 梁少膺临创
其中,《秦望山法华寺碑》位于绍兴秦望山西北麓之法华寺(天衣寺),唐李邕书于唐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行书。据《万历绍兴府志》记载,寺毁于元末,再建于明洪武六年,至明万历间陶文简复刻此碑,叶昌炽言其“转展传摹,几如宋人之临《阁帖》”,目前碑亦已毁,绍兴图书馆尚留存有民国期间拓本。
《会稽刻石》,传为李斯所篆。刻石原存于绍兴府学,现存于大禹陵。
越中石刻的传承与发展,源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越中石刻,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利用中来,真正让具有绍兴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也是本次活动主办的意义所在。
据悉,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兰亭书会主办,绍兴市兰亭书法博物馆、绍兴市大禹文化研究会、兰亭书会越中金石研究中心承办,绍兴图书馆、越城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协办。
(据主办方资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