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岁寒三友”之一。竹身修长,柔中带刚;竹身有节,象征人之大节。青青竹叶在风中飒飒作响,犹如一位傲骨铮铮的谦谦君子临风而立,古人因此以画竹咏竹为乐。说到画竹咏竹,就不得不提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郑板桥。
郑板桥,原名郑燮,世称“板桥先生”,是乾隆元年进士,曾在山东当过十年县令。由于品性高洁,难与官场众人同流合污,板桥先生后来去官不做,客居扬州,卖画度日,成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终其一生,只画兰、竹、石,其中的竹子尤为上佳,世称“板桥竹”。
郑板桥画竹之时,往往在画上题诗,诗书画相映成趣、三绝合一浑然天成。今天要讲的这首诗,从艺术价值而言,在他诸多作品中水平不算高,通篇大白话,但读完却令人肃然起敬。让我们来品一品: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作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是郑板桥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上司包括的,当时他画完画后还不忘题了这首诗。何谓诗人?就是善于融情于景、能够触景生情,并以优美文字记述传情之人。郑板桥通过描写自己夜间所闻,由竹声而联想到民间疾苦声。再用“托物取喻”的手法,从竹子枝叶这样的细枝末节之上,以小见大,道出了“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样千古不易的格言。
因此,诗歌虽然通篇并无华丽辞藻堆砌,却胜于情真意切;虽然字字直白,却无一字多余。郑板桥并非空口大言。他在任职县令十年间,确实如诗中所讲。第一、二句交代了诗人身份与成诗背景。静谧的深夜里,诗人独居衙斋之中,劳碌一天之后,正欲酣然入睡,忽有飒飒竹声悠然而至。竹叶萧萧,犹如天籁,文人天性,本在于风花雪月;诗人却独独从萧萧竹声里,听出自己心心念念的民间疾苦。
竹叶萧萧,声声入耳不绝,诗人再也睡不安稳,于是第三、四句从胸中喷薄而出,千言万语凝成两句平平无奇、却又字字千钧的诗:“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虽然是州县小吏一名,却也胸怀天下;百姓之事无小事,正如纤细竹枝、微微竹叶,哪怕琐碎如点点滴滴,也与父母官的履职尽责密不可分。诗人秉笔直陈,以"吾曹"一词,毫不讳言自己官职的卑微。同时“吾曹”有"吾辈"之意,指出像诗人这类小吏数量繁多,于是全诗的意境也就再一次升华。
纵观这首诗,通篇虚实相彰,意味深长,说画而非画,咏竹而非竹。用语虽显直白,构思却巧妙异常,暗合郑板桥大巧若拙、大象无形的书画技巧,处处提现诗人高洁的品性。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