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岐是清代富甲一方的盐商,其所建沽水草堂是天津清代私家园林的代表,安岐在此广交天下文人,品评书画、鉴赏古玩,他收藏甚巨,尤其是书画,当时有“半壁江山”之誉。
安岐曾自言:“自韶龄以来,无声色之好,唯嗜古今书画名迹,广搜穷觅名人翰墨,凡精品则重价购归,几意餐饮。”康熙四十五年(1706),安岐觅得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书谱》墨迹本,《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作者孙过庭,出身寒微,40多岁才出任参军之职,但因其性格高洁遭谗言而去官,遂专注于书法的研究,他“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于翰墨间”,擅长楷、行、草诸体,尤以草书著名,特别专注于研究王羲之的草书,且笔法精熟,宋人米芾在《海岳名言》中提到:“孙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米芾对前代书家品评颇为苛刻,但对孙过庭的草书心悦诚服。
孙过庭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他于运笔评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言辞优美、行文缜密,是研究书法理论的重要资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谱》真迹有“宣和”“政和”印章、宋徽宗题签,为宋内府所藏,后归孙承泽、梁清标等人递藏。安岐购得《书谱》时,只有23岁,捧卷在手,如获至宝。为使此佳作经久存世,后代学书者有所参考,安岐决定请名家将书谱原文勾摹,勒刻上石,鉴于草书难辨,未能人人尽解,恰逢康熙四十七年(1708),书法名家陈奕禧擢江西南安知府,假道津门,停舟十日,以楷书《圣教序》笔法作释文一册,附之于后。为刻好《书谱》,安岐先刻木板以试匠人技艺,再从吴中请石匠顾庭如、顾觐侯父子至津门五载,方告刻成。木、石两套刻本,皆照原样,刻工优良,可见《书谱》真迹原貌。
孙过庭《书谱》真迹,后归清内府收藏,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安氏刻本亦十分有名,今存世拓本已属难得。(孙琪)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