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围炉煮茶,细语温馨

01-18

围炉煮茶零星语

王静雯

周末上午,看着盘子里干瘪的桔子,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既然扔不舍得,吃又不情愿,那就干脆剥掉干巴巴的皮,放到养生壶里煮茶吧!

玻璃养生壶里加上水,水中放进三个剥得只剩果肉的小桔子,再切一个苹果加进去,最后放几片红茶,一点开关键,“围炉煮茶”这件风雅事,就这样被我简化了!随手翻开一本散文集,就坐在养生壶旁边,静静等着。不一会儿,水开了,咕嘟咕嘟冒着气泡,水果酸酸甜甜的味道,混着红茶特有的香气四溢开来。

其实,人的每一段记忆都会有一个独特的密码锁,当你不经意间触动解锁密码时,那些曾经以为从来没有深刻记忆过或早就遗忘的事情,就会款款而来,恍如昨日。水汽氤氲中,这似曾相识的一幕,终于解开了一段久远的记忆。

记忆中,围炉煮茶这样的风雅事确实没做过,不过围炉煮东西这样的事却再熟悉不过了。小时候,一到冬天,父亲就在堂屋中间支起铁炉子,炉子里面用泥巴糊上一圈,空出中间一个圆筒状的位置放煤碳,外面接上几节烟囱,一直从房檐预留的孔洞中伸出房间外,组成一个大大的Z字形,这样炉子里的烟灰就会顺着烟囱落到外面,屋子里只留下一室的温暖。

说起来简单,其实真正生炉火、守炉子、闷炉子都是有一定技术含量在的。生火时,要尽快点燃煤碳,不然屋子会被浓烟占领。守炉子时,加碳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加太多会涌起黑烟,加太少的话,就可能会“后继无碳”,炉子直接灭掉,又得重新来过。特别是闷炉子的时候,必须要掌握好加碳的分量和放碳的位置,既要保证碳火能缓缓燃烧,又得确保火苗不能太旺盛。因为那时候家里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后半夜的温度只能靠这点缓缓的炉火维持。

炉火生着后,最先向世人炫耀的是炊烟。放学路上,远远瞧见轻盈自在的炊烟,冉冉在屋顶升起,在浅蓝或深蓝的天空下,以浅黛色的远山为背景,随意晕染着自己喜欢的画面,向我昭示着家的温暖。后来,读到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时,脑海里一下子就浮现出这幅情景画,从此,这首诗就成为自己最喜欢的诗词之一。

冬日炉火的第一功用是做饭。走进因寒冷而密封的屋子,就是扑面而来的浓郁饭菜香。稀饭已经煮好,炉子上正小火慢炖着萝卜豆腐或白菜粉条,炉膛下灰堆里埋着几颗花生或两块地瓜。饭菜上桌,再把凉馒头放在炉火上烤一烤,绵软可口或者外焦里嫩的,比如今的面包还要香甜。

炉火最大的任务,当然是煮水泡茶,不过那都是大人们才喝的,小孩子们才不会喝那些苦苦的茶叶水。所以,冬季的炉火就成了我们烤花生、烤地瓜、烤馒头、烤橘子的好伙伴,甚至什么都不烤,只是在炉火旁发呆,也是欢喜的。

最惬意的是晚饭后的时光,一家人围着火炉取暖,水壶半坐在火炉上,里面的热水咕嘟咕嘟冒着泡泡,水汽氤氲,轻轻笼着一家人远远近近的身形,安静而美好。有时候为了预防伤风感冒,父亲就会用铁锅熬醋,或者做一盘醋煎豆腐给我们吃,相信当满屋都飘满醋味时,病菌就无处可藏身,只能乖乖远离。临睡前,再用一直温在炉子上的水泡泡脚丫,连睡梦中都是暖暖的……

似乎转眼间,三十多年就这样匆匆而过,还没来得及回味,人就已到中年。每天看似忙忙碌碌,却常常陷在生活的琐碎中,心里满是失落或惶恐。也许,只有小时候才能灵敏地感知到幸福和满足:穿过冬季漫长的放学路,院子里扑鼻的饭菜香,是幸福满足;守着红彤彤的火炉,炉盖上四溢的烤花生、烤地瓜的甜香,是幸福满足;钻进厚厚的棉被窝,被子上暖暖的阳光的味道,是幸福满足……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这份灵敏的感知却不知何时丢失了,只能在回忆里不断找寻。

因为工作,因为距离……家人似乎很久没有聚在一起了。如今又到年底,心有所感,围炉煮茶,以抒情。

壹点号紫苏2022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黄永玉简介

汉代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