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揭秘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脉络

09-13

揭秘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脉络

剪纸文化

一把剪刀剪出的一方天地

中国剪纸

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

剪纸的由来

剪纸是长期流传于我国的一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我国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据说,中国造纸术发明之前就有了剪纸艺术,不过制作剪纸作品的材料不是纸,史籍《后汉书》有“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之说,足以证实当时的剪纸材料是树叶、竹木简、缣帛等有韧性的材料。另外,《史记》记述的“剪桐封弟”的故事讲的是西周初期成王将梧桐叶剪成玉圭形象,赠给其弟姬虞,封他为唐国(今山西省南部)诸侯。这则有关我国剪纸艺术的最早记载,不仅将中国的剪纸艺术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个阶段,而且也再次证实,最早的剪纸作品并非用纸剪成的。



小小剪纸

大大文明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间美工,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而源起的。流行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可以与任何一种传统艺术相媲美。从南国边疆到西北大漠,从云贵少数民族的村寨到东郊海滨的渔家,到处都有剪纸创作活动。剪纸作为劳动者的造型艺术,寄托劳动人民的理想与信念,抒发着生产者的喜怒哀乐。


剪纸文化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中国剪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剪纸--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 ,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581年)五幅团花剪纸。


剪纸--唐代

唐、宋时期,剪纸作品已作为适时商品上市了。周密在《志雅堂杂钞》中是这样描述的:“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由此可见,当时的剪纸艺术已相当普及


剪纸--明朝

明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中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


剪纸--清朝以来

明清以来,剪纸之风在全国城乡盛行,成为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剪纸艺术被运用到单幅画、连环画、电影动画片及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更加拓宽了剪纸艺术的创作道路。在近代,还出现了用剪纸图案制作的被单和布料,其花型古香古色,图案规范却又不失活泼,备受人们青睐。

剪纸达意


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在民间剪纸中有许多反映生产生活的画面,这些作品有着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对主体进行的夸大,通过剪纸,人们虚构了美好的形象,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来张扬人征服自然的伟大创造力,以期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并肯定人的力量,鼓舞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



北方的剪纸——窗花

窗花属粘贴在窗户上的一种剪纸,主要流行于北方。过去北方的窗户多用白纸糊,每年新春,都要重新换一次新纸。因此,每逢过年,巧手的姑娘、媳妇总喜欢用五颜六色的纸,剪一些自己喜欢的窗花,贴在素白的窗纸或墙上,以美化环境,渲染节日气氛。窗花的题材非常广泛,从生产劳动、农村生活、动物植物到神话传说、戏剧故事,应有尽有,其中尤以表现动物和戏曲人物的窗花最有特色。

扬州剪纸

扬州剪纸属于南方流派,其历史较为悠久。大约在公元7世纪时,就已形成一种独立的工艺行业,并有专业艺人从事这项工作。千百年来,经历代剪纸艺人的精心钻研,扬州剪纸艺术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以菊花闻名。它具有格调清新、线条流畅、形态优美逼真的风格,深受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满族剪纸

满族剪纸源远流长。形式不拘一格,以豪放、粗犷、生动、淳朴、简练、优美、构图自然匀称为特点。诸如花轿迎娶、庭院祭祀、山林狩猎、东北三大怪、东北虎、男人的长辫子、女人的长烟袋等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地域特色,展示了满族的风土人情,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小小剪纸大大文明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西龟可以干养吗

诺维茨梗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