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吉安非遗文化盛宴:鲤鱼灯舞展现传统魅力

01-14

吉安非遗文化盛宴:鲤鱼灯舞展现传统魅力

吉安鲤鱼灯舞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鲤鱼灯起源于赣南地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后来,兴国移民迁居到吉安县固江棚下村,将鲤鱼灯也带到了棚下,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工发展,演变成了吉安鲤鱼灯。

  鲤鱼灯组成表演的,是1只外表庄严、昂扬,内心十分慈爱的鳌鱼,9只活泼灵敏的金丝鲤鱼和1只天真、淘气的小虾。它们亲密地团结在一起,互相咬着尾巴前进,为的是要到达幸福美好的境地——龙门。在前进征途中,它们有时迷失方向,有时遇上敌人乌贼的侵犯,但在鳌鱼的带领下,它们敢于拼搏,一往无前,终于在漆黑的夜晚走向了光明。动作结构有16个花节:鳌鱼进场、鲤鱼出洞、单拆篾塔、双拆篾塔、斜拆篾塔、双斜拆篾塔、三盏球、漂带、上水翻潭、劈柴、寻食、跳龙门、穿龙门、积塔、团龙、咬尾。鲤鱼灯的主题思想积极向上,艺术形象生动优美,抓住水的特性和鱼、虾的生活特征,非常细腻地创编了绚丽多姿的舞蹈动作:时而来回游动,时而上下翻滚;一会儿是嬉戏虾鱼,一会儿鱼跃虾腾,构成了一幅欢快、灵动的画面,把生活真实和艺术创造融为一体,给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鳌鱼、鲤鱼、虾的制作:以竹篾为主要材料,编扎好外形框架,以前用皮纸糊壳,内点蜡烛,现在改用纱布蒙壳,通体层层迭迭贴上片片鱼鳞,内装电池、灯泡照明。形体小巧,头尾活动。舞时,舞灯人穿青色衣服,用脚尖走碎步,观众只见鲤鱼灯轻盈游动,栩栩如生,似鲤鱼又不拘泥于鲤鱼,以神胜形。同时伴以民间唢呐曲牌和打击乐,气氛十分红火热烈。

  50年代和60年代,吉安县固江鲤鱼灯曾参加过全省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多次获奖;1总理曾接见过演员。当时的中央文工团还将鲤鱼灯带到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1984年,在华东六省一市舞蹈节上,经江西省歌舞团移植的鲤鱼灯又获一等奖。

亦称“五鲤跳龙门”,是吉安县固江镇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灯彩和舞蹈艺术。它起源于古老而美丽的“龙女化鲤”神话故事,体现了人鱼和谐共存的美好意愿。表演时融入了“鲤鱼跳龙门”等传说典故,为人民群众所乐于接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鲤鱼灯是一种表演性的民间灯彩舞蹈。由一只威武雄壮的鳌鱼作头,一只活泼调皮的青虾为尾,五只金丝鲤、四只(或十只)红鲤居中,共十一只(或十七只)灯组成。每人一灯,共由十一(或十七)人共同表演。灯形美观,装饰艳丽,眼、腹、尾部往往装置有灯珠,尤其适合于夜间表演。表演时,统一着装,一般穿汉民族的传统对襟服装,扎头巾、绑腿、系腰带等。夜间表演多穿深色服,以隐没身形,突出鱼灯。鱼灯于每年元宵节期间,一般在村场院、街道、码头以及各户厅堂等地演出。主要表演花节有十六个,分属环环紧扣、流畅连贯、一气呵成的鱼群出游、穿花戏耍、争跳龙门和欢庆胜利四个不同章节。鲤鱼灯表演精美,场面热烈,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其灯具造形、制作精细艳丽,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伴奏音乐采用民间吹打乐,以大锣、小锣、大鼓、小堂鼓、唢呐等乐器伴奏,常演奏《大武队》《双如意》《风入松》《得胜令》《急急高》等套曲中的段子。音乐根据舞蹈情节和动作而变化,一个花节更换一个曲牌。



青玉里面有絮状物是什么玉?

翡翠收藏什么类型的升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