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核雕工艺精巧,作品造型活泼,立体感强;线条明晰,人物有神,风格细腻,集中反映了苏州工艺雕刻“精、细、雅”的神奇魅力,是中国微雕的杰出代表。
光福核雕历经选材、设计、雕刻、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严谨操作,确保作品品质。雕刻技艺主要以浮雕、圆雕和透雕为主,外形基本保持果核的原形。核雕形式有三个系列:珠串式、坠件式和摆件式。所反映的题材一般有四个系列:吉祥如意系列、神仙人物系列、民间民俗故事系列和山水园林系列。
光福核雕历史可追溯到明代,经过清代、民国时期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明代文学家魏学洢的散文《核舟记》就记述了明天启年间常熟王叔远在不满一寸长的桃核上雕刻出《东坡游赤壁》的场景,被惊赞为“灵怪之材”。清代乾隆初年,苏州微雕艺人杜士元同样用桃核雕刻了《东坡游赤壁》,他在小船上增雕了船工,被当时称为“鬼工”。
2007年,光福核雕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苏州市吴中区的光福镇,以光福的舟山村为最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