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几叶嫩叶无意间落进神农氏的锅中,那芬芳从此留在了神农氏的心上,让他久久不忘。今天,在河南信阳,我们依旧能在山间云雾环绕的茶园,在一盏碧绿的清茶里,感受到神农氏当初的心动。
中国最早的产茶区,主要在西南地区。早在周朝,四川一代就基本依地形形成了一条C状"龙脉",也就是相对成熟的产茶区。然而当时国家中心在中原,河南才是繁华之地,各类物资汇聚。茶和茶树,也就慢慢传到了河南信阳一带。
从西南的沟壑到河南的山峦,从云贵的清流到信阳的碧波,西南的云雾滋润了竹叶青,而信阳也孕育出了别样的清茶——信阳毛尖。
"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这是茶圣陆羽在其名著《茶经》中对茶树的概括,在出产信阳毛尖的茶树身上也同样适用。因而当笔者来到南湾湖的百里茶廊,身处万亩茶园的时候,笔者便忍不住想要和自然更亲近些。
信阳人已经和茶树打了几千年交道。如今信阳茶园里的茶树,绝大多数都是半人高的。虽然茶树没了古时的高大和挺拔,但却多了一丝人情味。鲜活的茶树的芬芳,总能在不经意间溜进人心底。
在百里茶廊,我们不必像当年的神农氏一样,要一一斟酌,才能判定哪一株是惊艳了汤水的茶树。而今我们在茶廊,就如同在与自然悠闲对饮,有和煦的暖阳,有满眼的绿意,还有似有似无、无比自然纯粹的茶香。
信阳毛尖能入陆羽的眼,能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拿下金质奖章,能在今天跻身中国十大名茶行列,能成为一最,奉为一王,自然是因为有实力。
信阳毛尖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在《茶经》中,陆羽对茶叶的好坏给出了明确的判定标准,"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而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区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刚好就满足陆羽对土壤提出的这些要求。
浉河区位于大别山北麓、桐柏山东部、淮河上游;罗山县南为大别山,北为淮河;平桥区也在大别山和桐柏山之间,甚至还有"北国之江南,江南之北国"的美誉。地处山麓,信阳有了适合茶叶生长的坡度;地处河流上游,信阳又有了适合上品茶叶生长的"烂石"。不仅如此,由于信阳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交界地区,冷暖适中,气候适宜,可以说是有着天然的茶树种植优势。
大自然给了信阳人出产好茶叶的底子,而信阳人也把握住了这难能可贵的资源,亲手造就了名满天下的信阳毛尖。陆羽曾言:"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可见,要得到好茶,只依赖自然条件是远远不够的。信阳毛尖之所以好,自然是因为信阳人为它倾注了足够多的心血。
信阳人采茶分三季,一是谷雨前后;二是芒种前后,三是立秋前后。好茶不采蒂梗,不采鲜叶,甚至只采芽苞。刚采的新鲜茶叶,被采茶人放进光滑且透气的竹篮。技术熟练的采茶人麻利的从茶树那接过嫩叶,很快便将一篮蓝嫩叶运回阴凉的室内摊放。
在嫩叶们在室内停歇的一两个时辰,他们又会被一双双巧手分级归类。仅仅在一天之中,这些嫩叶就可以经历拥抱云雾和亲吻铁锅。那一翻一挑、一揉一搓、一抖一转、时而轻缓、时而急促。被杀青的是茶叶,而被体现的,是流传千百年的劳动者的智慧和付出。无论是看似在简单重复的"赶条",还是细致到每一根手指的"理条",信阳毛尖的芬芳都在一点点积累。"绿茶之王"的美称,不仅是对信阳毛尖的肯定,更是对信阳人的称赞。
信阳人年鹤龄曾写了《茶具与信阳毛尖十道茶》一文,介绍了品懂信阳毛尖的十个步骤。这十步囊括了鉴赏茶叶的外形、如何冲泡、茶具的清洁、如何品茶、如何敬茶等,可以说是分外详尽的信阳毛尖独家指南。
茶叶由于内含的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常带有一股苦味和涩味。而优质的信阳毛尖,却能在这其中寻找到一种平衡,使得茶汤与苦涩融为一体,板栗香得到突出。这就像信阳人的生活,不如意会有,但走到最后,生活依旧美的让人不舍。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对于信阳和信阳人来说,茶,也是他们的珍宝 。那茶香从林间荡到杯盏,飘进每一个人的生活。虽然那只是一叶又一叶茶,却又与一世又一世信阳人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