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800万巨资购得的94年画作,竟是平南王尚可喜的霸气肖像!

03-24

800万巨资购得的94年画作,竟是平南王尚可喜的霸气肖像!

我第一次在安庆帝雅艺术品公司袁维祥先生处看到他收藏的《平南王尚可喜画像》,职业的敏感,使我一下子记起了2005年6月27、28日的央视《国宝档案》节目,讲的是清代平南王尚可喜的第12代孙尚德欣先生向辽宁省鞍山市博物馆捐献的《平南王尚可喜画像》。

该画像属鞍山博物馆藏国家二级文物,清朝平南敬亲王尚可喜工笔重彩人物画像一轴,高267.5,宽154.7厘米,绢地锦裱。人物肖像系工笔重彩描金绘制。画像身穿四团龙马褂,上披绣龙纹披肩,腰系黄带,头戴红顶缨帽,脚穿朝靴,右手握朝珠,端坐于虎皮铺太师椅上。画幅上端天头为金底楷书生平题款:“王姓尚讳可喜字元吉号震阳先赠王学礼公第四子生于前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本朝天聪八年官总兵崇德元年封智顺王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加禄六千两金册六页又赏黄带十三年赠三代如王爵康熙五年加金册二页赏四团龙马褂十四年晋封平南亲王赐金宝加金册十三页并禄万两十五年薨于广东藩邸享年七十有三奏闻上遣国子监祭酒宜公前往致祭二十年柩至德州又遣一等侍卫危公率十员前往致祭迨柩至天津上又遣尚书吴公侍郎付公致祭赏营葬银八千两御撰碑文一道溢法敬字著史馆立传葬于海城东南文鞍山乙山辛向建专祠于城内赐左领二员世袭司坟庙祭祀二十一年上幸奏天遣一等公厄公至墓所传旨奠酒”。

整轴画像用红、绿、青、蓝等十余种天然颜料绘制,造像精细,神采熠熠,工笔勾勒流畅精细,设色写实渲染生动,形象逼真,绘画技法造诣深厚,画像与承德避署山庄永佑寺御容楼供奉的清代帝王像相似,是难得的工笔人物肖像画。平南敬亲王尚可喜画像原藏于海城镇内尚王祠。1966年文化大革命,尚王祠彻底被毁,画像由尚氏家族收藏。后交海城县文化馆保管。1981年收归鞍山市博物馆入藏。

鞍山市博物馆馆藏画像与袁先生所藏的《平南王尚可喜画像》如出一辙。但是,这个如出一辙,绝不是习见的“字母本”或曰“双胞胎”,都是真迹无疑。

据节目介绍,当时鞍山市博物馆所有工作人员看到《平南王尚可喜画像》,都非常兴奋。几位专家多次细致观察整幅画面时,发现画像上虽然没有画家款识可考,但画工精细,技法娴熟。不仅再现了尚可喜的王者之尊,而且形象逼真,气势夺人。可见此幅画像非一般民间画师所为,疑是出自宫廷画家之手。

说该幅画像是宫廷画师所作,也有人提出异议。据《平南王尚可喜》一书记载,尚可喜一生取妻24个,共生32男、32女,可谓多妻、多子、多女之人。顺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58年2月,平南王尚可喜突然接到谕旨,让他进京面见顺治皇帝。有圣旨全为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国立家,必行重亲之道,正名定品,乃隆配公主之恩,此乃古今大义。朕居大位,效古制已定和硕额驸尚之隆,念尔系平南王之男,故将和硕公主配尔,勿以配和硕公主为和硕额驸之势,越分悖理,有违正道。益加谨慎,务行善义,竭尽忠诚,勿负朕宠命。”在广州的尚可喜接到了圣旨,即刻进京,参加皇家联姻大宴当是怠慢不得的。可事不凑巧,就在进京参见皇上的路上,尚可喜却被地方官拦下,要他调头回潮州,平定东南海寇。

为此,尚可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面是违抗圣命,一面是国家安危,怎么做都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但是,久居广州的尚可喜认为,还是国家的海防线最为重要,万一南疆有个闪失,他可是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更对不起百姓。于是,他马上写奏折向皇帝说明原因,并表示儿女婚姻本是家之私事,国之战势,关系到万千百姓,到北京朝见皇帝,儿女婚姻皆可延后。送走奏折,不等皇帝批复,尚可喜便即刻返回了广州。这就使这幅画像是否出自宫廷画师之手失去了佐证。

康熙十四年(1675)正月,在得到朝廷特封亲王的同时,尚可喜的身体也开始日渐衰弱,虽经百般调治,总是不见功效,72岁的尚可喜预感到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他想,自己的子孙后代众多,可当自己百年以后,有谁还会记得祖宗的模样呢?于是,他派人四处打听,将广州的艺林高手全部聚集府中,开始让他们为自己画像。

据说当时一共绘制了七幅画像,画像都是用红、绿、青、蓝等十余种宝石研制成的颜料,绘制在绢帛之上的,并分别以楠木或象牙作为卷轴。所有画像上都没有留下画家的名字,因而无由知道画像出自哪位画家之手。但画像造像精细,神采熠熠,线条坚挺流畅、敷色厚重明亮,技法、气息与宫廷画师无异。据我考证,袁维祥先生所藏的这幅精美而又堂皇的画像,当是这七幅画中的一幅,与鞍山市博物馆所藏画像一样,皆系国家一级文物

无独有偶,在央视一套“寻宝”———“我有国宝”的活动中,专家即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家金运昌先生看到这幅画像,大为赞叹,定位真迹。央视“寻宝”节目组还颁发了“民间国宝”的证书和奖杯,就其价值给出了1000万的保守估价。

李理:从沈阳故宫-尚可喜画像看清朝官制服饰

尚可喜,是清初时期著名的“三顺王”之一。作为清初时期的开国功臣,不仅在有清一朝享受朝廷恩惠,受到尚氏家族尊崇,因其是清史上的著名人物,长期以来一直为学术界、博物馆界所重视,他的画像也被一些博物馆所珍藏,至今在沈阳故宫博物院、鞍山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均有收藏。

《清设色尚可喜画像》轴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沈阳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清设色尚可喜画像》轴,画作为绢地锦裱,全高357、宽154厘米,画心纵226.5、横125厘米。画像上部制有泥金诗塘,记述尚可喜一生事迹。全幅以工笔重彩画法,细致描绘尚可喜写真像,他头戴朝冠、身着朝服,右手微持胸前的朝珠,左手轻抚于腿,安然端坐在虎皮交椅之上。

从画像本身来看,尚王正襟危坐,面带慈祥,穿着清朝定制的夏季朝服,且其式样严格遵守宫廷定制。那么,尚可喜作为一代亲王,他所穿用的服饰究竟是什么名称?又符合哪些清朝定制呢?

其一,尚王所戴冠帽为“亲王夏朝冠”。

清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图》所绘“亲王夏朝冠图”

由尚可喜画像来看,其所戴冠帽完全符合清夏朝冠样式,是典型的清宫定式:总体为宽檐外敞式,帽体以玉草或藤、竹丝编制,上覆浅白色织物,边沿包裹石青片金缘;帽里为红纱质,内加帽圈和左右系带(带应藏于帽内);帽上覆缀厚厚的红缨纬丝,帽前部安有金质舍林,上饰5颗东珠;后部应安有金质金花(因在帽后,在画上不可见),上饰4颗东珠;帽顶高耸,饰金龙二层,上饰10颗东珠(因有顶饰遮拦,画上仅见8颗东珠),顶部衔一大颗红宝石。

《清设色尚可喜画像》所绘尚王所戴朝冠与清宫定式完全一致

其二,尚王所穿服装为“亲王夏朝服”。

由尚可喜画像来看,其所穿夏朝服基本符合清夏朝服样式,是典型的清宫定式:两肩之上披带着满洲特色的披肩领,服装和披肩领全部采用石青色质料,服饰边沿饰以片金缘;在上衣两肩和前后胸部,各绣1条正龙纹(画上仅见3条正龙纹,后背龙纹因身体遮挡而未见);腰帷绣4条行龙纹(画上腰部仅见2条行龙纹,后腰另2条行龙纹因身体遮挡而未见);腰部制有襞积,暗织龙纹;下裳底部绣8条行龙纹(因身体遮挡,画上仅见前面4条行龙纹);披肩领上绣2条行龙纹;左右马蹄袖各绣1条正龙纹。

“亲王夏朝服”

与清朝典籍记载唯一不同的是,在服装下幅处未绣“八宝平水”。但由乾隆朝所刊印的《大清会典图》来看,其亲王夏朝服下幅亦未绘制八宝平水,概因典制与实物制作存在一定差异所致。

《清设色尚可喜画像》所绘尚王所穿朝服

其三,尚王所配带的朝珠和朝带,为“亲王朝珠”和“亲王朝带”。

据《大清会典图》记载,亲王朝珠与皇子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员所用朝珠同式,均为108颗佩珠,左右制有3串纪念,后面制有背云,另附大小坠角;材质各随喜好所用,只是不得采用东珠(东珠限于皇帝、皇后使用);佩绦用金黄色。由尚可喜画像来看,完全符合清宫定式,采用的材质为红珊瑚、绿松石和青金石、珍珠等,造型固定且标准。

“亲王朝珠图”

亲王朝带与皇子朝带同式,在腰带上配以4块金质衔玉方版,每版之上饰4颗东珠,版中央另饰1颗猫睛石(俗称猫眼石);腰带及左右佩绦均用金黄颜色;左右带帉为蓝色,下部略宽并形成锐角,配有典型的满洲荷包、解食刀等饰物。由尚可喜画像来看,也大体符合清宫传统定式。

“亲王朝带图”

总之,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清设色尚可喜画像》看似简单,却用真实记录的方式,为我们完整展示了一幅清朝贵族的服饰写真图。至今,许多人已不了解清朝宫廷所制定的严格服饰制度,对各类服饰的称谓亦不知晓,甚至完全不知道服饰制度曾经是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等级标志。因此通过这幅画作,我们不仅可以研究清初功臣尚可喜的相关史事,还获得了一件十分珍贵的古代服饰教材,通过画作使我们能重新解读清朝宫廷服饰定制,并由此引发我们对传统服饰的兴趣和认识。

来源:《收藏家》

学习古籍版本,离不开查看实物、关注古籍网拍、了解市场价格!点滴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学习方法: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点滴拍卖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拍品。

袁大头银元价格一览表

寿山石雕是民间雕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