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探寻经济活力:揭秘‘潍’面孔背后的故事

06-20

探寻经济活力:揭秘‘潍’面孔背后的故事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喜欢石头的人很多,但成“痴”的人不多,王小平算是一个。一人,一石,一刻刀,安静得能听到水滴轻打地面的声音。一方小小天地,就是青州市红丝砚非遗传承人王小平的“与石对话空间”。

  红丝砚承载了数千年的文化,这让王小平感到自豪,也多了一份使命感。“了解了红丝砚的历史,就会明白,传承人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传承下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王小平说。

  王小平

红丝砚的前世今生

  红丝砚的历史,最早有史料记载的可追溯到晋代。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说明当时制砚业已经相当发达,而青州红丝砚名列诸砚之首,足见当时的影响力。唐宋以后,红丝砚更是被文人书家推崇备至,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砚谱》一书中赞道:“青州红丝石为第一。”足见历代文人雅士对它的偏爱。

  说到红丝砚,不得不提红丝石,红丝砚料石至南宋以后,便因源竭而导致红丝石在市场上逐渐销声匿迹,规模化采石生产一度断代数百年。数百年之后,人们在青州黑山发现了几个红丝石坑口,青州红丝石的出产才再次形成规模。红丝石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而红丝砚这个发端于唐,兴盛于宋,消退于清末民初的砚种,又神奇地复兴了。

  “从历史记载来看,红丝石总是在文化最繁盛的时期被发掘。我们有幸在这个时代能与它相遇,感觉是有使命在肩的。”提到红丝砚料石的“重新归来”,王小平难掩激动。

王小平正在创作。

石不能言最可人

  14年前第一次接触到红丝砚时,王小平感觉有如“触电”,一见倾心,开始着迷,慢慢成为一名红丝砚文化的志愿者和传承者。

  “我与红丝砚是有‘砚缘’的。”王小平说,2016年他模仿海派砚雕开山之祖陈端友的“九龟荷叶砚”做了一方砚台。不同的是,王小平将原版中木质的砚盒改为龟壳,历经两年做完。不久之后,电视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他的关注,“那是扬州出土的一方汉代漆砂木砚,造型精美,用龟壳作为装饰,周边的装饰物为玳瑁。”王小平被汉代的制砚技艺所折服的同时,也为自己与2000年前古人的“心有灵犀”而感到惊喜。“那一刻感觉与汉代匠人有了一次思想上的碰撞,仿佛砚台在说话。”

  一句“石不能言最可人”,述尽了王小平对红丝石与红丝砚的热爱。拿到一块石头,王小平都会在心里反复琢磨。“思考的过程就是与石头的对话。石虽不语,但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精神特质。与石对话,找到它最适合的样子,才算不辜负这一方砚石。”王小平说。

位于青州博物馆一楼西北角的红丝砚展区“红丝春秋”。

为红丝砚文化崛起尽一份力

  谈到梦想,王小平希望通过自己以及更多红丝砚文化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为青州红丝砚文化崛起尽一份力。

  王小平在青州红丝砚文化的创新推广方面做了不少努力。青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以后,成为网红打卡地。为更好地宣传青州红丝砚,2024年2月,王小平将红丝砚“搬进”青州博物馆,展区“红丝春秋”位于博物馆一楼西北角,里面展示着他这些年收藏、设计的作品。

各种红丝砚吸引了游客关注。

  王小平拿起一方状元砚说:“2017年,我设计了一款中华状元砚,灵感源自青州状元卷。”他还结合当下热点设计了文创产品,将出土于青州、现藏于山东博物馆的网红显眼包——亚丑钺融入红丝砚中。“我今年新设计了一款亚丑欢喜砚,将青铜器的元素融进砚台里,美观实用又很有地方特色。”王小平说,这些文创产品尤其受到当代年轻人的喜爱,当前店内每月的销售额在2万元左右。

  用红丝砚融合青州的历史文化,并讲出新故事,是非遗传承人对非遗文化创新性的发展,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表达形式和深刻内涵。在两者的融合和碰撞中,潍坊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经济活力也随之被激活。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鲁萍/文图

编辑:半夏

迷你辣椒蟹怎么养

缅甸猫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