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12月8日,私闯贵州黔西县水西洞的15人已全部搜寻到,身体状况正常。当地政府表示,搜寻费用由政府出,正在进行善后,此后将加强对溶洞的管理。
又见驴友被困。发生这样的事情,首先要区分行为本身是合理的探险还是任性的冒险。水西洞被认定为“最具科研价值及旅游价值的溶洞”,为避免人为破坏,相关部门在洞口上锁并设立警示牌。驴友撬锁进入并将其反锁,很明显属于违规私闯;被找到时正在睡觉,自称想住一段时间,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这分明是将珍贵溶洞资源当成自家后花园,早已逾越合理探险的边界,无疑会破坏溶洞生态,属于不折不扣的违规行为。
然而,要为这种违规行为买单的,不仅仅是驴友。溶洞探险本就危险重重,没有光线、没有信号、缺少氧气,还可能导致摔伤、迷路。驴友任性冒险,不仅置自己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也连带着使救援人员陷入了危险境地。
救援遇险驴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谁让驴友去探险?那遇到危险就不该寻求救援,进而演化为对驴友主体和探险行为的双重否定。这是“驴友活该论”的典型逻辑。
得承认,不少驴友确实属于违规探险,存在过错。可是,一些网友因此一听到驴友遇险就咒骂驴友,似乎已经习惯于对驴友污名化,形成了对驴友探险的刻板印象。这种“驴友活该论”的网暴倾向值得警惕。
探险没有原罪,不能混淆了违规探险和理性探险。徐霞客跋涉荒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南极科学考察等探索未知的行为,都具有正面意义,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虽然热衷探险的属于少数,部分人不理解探险的意义,但至少应该对这份爱好保持最起码的尊重。
而且,驴友和救援人员都平安归来,无论如何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即便此次探险未开发溶洞的15名驴友存在行为过错,也不该把问题扩大化。也就是说,值得探讨的不是“要不要耗费公共资源去救援”,而是“如何承担违规探险相适的责罚”。政府应该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不以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为转移,这是生命至上的要求。社会不应苛责受助者都是“完美受害人”。
当然,这不是说任性驴友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可以考虑对违规探险者采取有偿搜救、行政罚款等惩罚措施。目前,已经有不少地方、景区出台了有偿搜救规定,加大“任性”成本,倒逼驴友理性探险。(杨 悦)
责任编辑: 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