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孟云飞解读康有为的书法思想与实践

07-26

孟云飞解读康有为的书法思想与实践


主张政治改良的康有为最终却成了保皇党领袖,良为可惜。然而观其书法、书论,似乎没有一丝守旧的味道,他别开生面,傲立潮头。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南海县人,人称“康南海”。清代光绪年间进士,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

康有为出身士宦家庭,世代为儒。祖父康赞修是清代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四处通缉维新派人士,康有为被迫流亡海外,在国外漂泊达16年。戊戌变法彻底失败后,康有为开始周游列国。吴昌硕曾给他刻一枚印章:“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周游列国的颠沛经历,使康有为开阔了胸襟与学识。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知识分子,其性格具有两面性。在倡导维新运动和领导戊戌变法时,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民国初年与袁世凯同流合污,在充当帝制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却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

康有为治学颇多建树,仅著述就有700多万字。他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创作,辑成《南海先生诗集》,其文采瑰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政论文敢于打破传统古文模式,骈散结合,开“新文体”之先河。其代表作品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等。

康有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继阮元、包世臣之后的大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他的代表作《广艺舟双楫》,是一部重要的书法专著,在书坛影响深远。

《广艺舟双楫》之《卑唐第十二》记载:“至于有唐,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然缵承陈、隋之余,缀其遗绪之一二,不复能变,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截鹤续凫,整齐过甚。欧、虞、褚、薛,笔法虽未尽亡,然浇淳散朴,古意已漓,而颜、柳迭奏,澌灭尽矣。”指出了唐碑的缺憾。康有为还说:“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譬如子孙曾玄虽出自某人,而体貌则别。国朝之帖学,荟萃于得天石庵,然已远逊明人,况其他乎?流败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指出帖学衰微的原因是“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得出临习晋帖的结果是“绝不见工”。

于是,康有为话锋一转,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指出魏碑、南碑之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并对碑刻的代表作进行品评。

康有为推论道:“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

康有为极力鼓吹“尚碑”思想,造就一代新风,对碑派书法的振兴有着深远影响。

自古以来,理论和实践均有极高造诣的书法家极为罕见。康有为的理论是站在自身创作的立场上,他常以胸中郁勃不平之气作书,当然不会倾心于柔媚的“赵董”一流。康有为轻视帖学,即使如赵之谦这样的书法大家也逃脱不了他的讥讽,他的许多言论不免有些偏激。当然,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正是他的这些偏激言论,才使碑学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在书法实践上,康有为对《石门铭》和《爨龙颜碑》极其用功,同时掺以《经石峪》和《云峰山诸石刻》。其实,康有为还学习过“苏米”诸家。其书写以平长弧线为基调,转折多以圆转为主,转折处常常提笔暗过。其结体不似晋唐之欹侧,长撇大捺,气势开展,饶有汉人古意。他喜用长锋羊毫,彰显浑重、厚实的书写效果,迥异于赵之谦的顿挫方折,也不同于何绍基的圆劲。书风浑厚凝炼、古朴率真、险峻舒朗。其创作形式以对联最为见长,气势开张、浑穆大气,颇具阳刚之美。

在用笔技巧上,康有为否定了包世臣的“以指运笔”说。他主张执笔宜腕平掌竖——“四指争力,势相蹙迫”。只有做到“平其腕,竖其锋”,通身之力才可达到。

我们从康有为的人生经历不难看出,他希望社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并做着种种努力。不过,遗憾的是,康有为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他的书学思想的形成是在其30多岁时,所以,我们不难推断,康有为在书法领域发动规模巨大的“变法”运动,和他所追求的政治梦想一样,同根同源。《广艺舟双楫》可以看作是康有为寄托改良的思想映射。对于康有为来说,其书法理论和书法作品或许隐隐透露出他对社会变革的希冀。

广州宠物市场在哪里

黄花梨手串怎么盘包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