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筑,可不是民间生造的词汇,它是指民国时期(1912~1949年)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兴建的各类建筑总称。这一时期极为特殊,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变化和动荡的时期,伴随西方文化的渗入,民国建筑既学习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建筑风格,又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制,充分展现了中国近代建筑之风貌,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为中国近代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同时注意到,它是中西文化互相交融渗透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形态,具有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阶段特点。其风格多样,各种流派交辉相映:既有纯西式的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建筑;亦有传统宫殿式的民族建筑;也有现代化的新民族形式建筑;更有现代派的现代主义建筑。整体可谓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堪称西风东渐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
提到民国建筑,绝绕不开南京。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最先开始了近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工程,其地区范围内的建筑数量和种类是全国各城市中最多的。相对于其它地域这一时期的“万国建筑博览馆”,多数被动体现“西化”形式的不同,南京民国建筑并不含有任何政治文化上的强加成分,它更多体现的是主动吸纳与融合。
以下,先从民国行政公共建筑类入手,力求探寻其理念本质,初步理清其发展脉络。这类建筑由中央政府统一建造,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是为南京所独有,是中国建筑近代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有益探索与尝试。
01 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
说到南京总统府旧址,可不是单纯的一座西式古典的标志性门楼+总统府邸那么简单:600年前的明初,这里曾为汉王府;清代曾改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清康熙、乾隆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清末太平天国恢弘的天王府也曾建于此,惜于1864年湘军破城后被付之一炬;1912年,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由此成为大总统府;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移驻于此办公,此后历经抗战至1949年4月24日前,一直为国民政府所在地。
从历史的简要概括可看出这是一处极其恢弘的建筑群,历经明、清、太平天国和民国等历史时期,经过无数次的改扩建和重建,方奠定今日之格局。其中总统府建筑群的主轴线,由门楼、大堂、二堂、八字厅(会客厅)、麒麟门、政务局楼、子超楼组成;建筑风格前半部分以中式为主,后半部分则以西式居多。
标志性的门楼建于1929年,极简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保留有督署前的石狮,并加建了照壁,后因21世纪初南京市政道路改扩建被拆除。
大堂及东、西朝房依旧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两侧朝房民国时期曾为警卫用房;二堂旧址曾为太平天国处理军国大事的真神天父殿,典型的中西合璧式风格。
八字亭因门前石台阶呈“八”字状展开而得名,八字厅通入的会客厅后为一条中西合璧式的开放长廊,走廊中间设有一樘极具中国传统的红色双扉木门,至今仍用门臼开启,名曰“麒麟门”。
长廊后的两层西式建筑为政务局办公楼,曾为子超楼建成前最好的办公楼;最北端即为子超楼,是为总统府内最重要的建筑,放在当年是颇为罕见的多层钢筋砼结构大楼。
以上绝不能概括总统府建筑群之全部,西侧另有与总统府连为一体的清代中式园林西花园(熙园)、法式文艺复兴风格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等;东侧另有清代遗留的东花园(复园)、民国初期的行政院等建筑。
总体来看,风格中西合璧、规模恢弘至极,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
02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
正式的名字倒有些生疏,但提到“美龄宫”的名号应为多数人所知晓。其始建于1931年,原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中山陵谒陵的高级官员休息室。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蒋介石与宋美龄常在此下榻礼拜、休息,故被称为“美龄宫”。
美龄宫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四方城以东的小红山上,周边树木繁茂、幽逸安静,风景极美,有“远东第一别墅”之美誉。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层重檐歇山宫殿式建筑,立面造型为明清官式做法,顶覆绿色琉璃瓦;房檐的琉璃瓦瓦当与滴水雕着1000多只凤凰,在中国近代仿古建筑中可谓独一无二;建筑主体为钢筋砼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立面黄、绿、红的色调运用颇为惊艳。
主体建筑采用传统大屋顶,装饰以旋子彩绘,蓝底云雀琼花图案出自民国工笔大家之手;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辅以清水耐火砖外墙,大面积落地钢窗;房檐、外墙、露台凭栏纹样雕饰等均为细腻的中式风格,细节之处无不体现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
俯瞰场景最令人陶醉:依山势营造的建筑整体设计,形似一串镶有绿宝石挂坠的珍珠项链。两边通往美龄宫主楼、长满法国梧桐的环形路似是“项链”,大门口是“项链”的连接处,深绿色的琉璃瓦犹如项链的宝石挂坠,惊艳而又炫目。
03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
这座西式现代风格的建筑颇为有趣,不同于其它民国建筑的中规中矩,立面造型别样新颖。其位于南京中山北路101号,建成于1933年,为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
其保留有拱形大门的院门,左右延伸的围墙,将整座院落院门与主楼的中心点位于同一轴线上;院门与主楼之间有广场相隔,广场正中点缀有花池喷泉,花池顶部形似伞状蘑菇,历经风雨,古朴沧桑。
主楼为三层围合、钢筋砼框架结构,立面多用黄白相间的竖向线条装饰,给人以类似哥特式的升腾之感;最有创意的显然是主楼正立面中段,突出的“山”字形造型寓意执法如“山”。整体建筑线条简洁明快、色调典雅庄重,恰如其分的契合了最高法院的身份。
04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
南京的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有两处:一处为上文提到的民国初期的行政院,坐落于总统府内;另一处即为现在的中山北路252、254号,原为铁道部大楼,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但行政院未原址迁返,而是迁入此处。
现存旧址建筑为“一”字形办公楼一幢及孙科楼一幢,其余建筑均被拆除。遗存建筑占地面积约1万平,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大楼坐东朝西,中国传统宫殿式风格,钢筋砼结构,主楼三层,两翼二层,地下一层;建筑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面,檐下斗拱彩绘,通面阔157米,通进深35米。该建筑为我国早期著名建筑师陈植、范文熙于1928年设计,1933年竣工落成。
05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
这座建筑建成于1934年,与上文中的原铁道部大楼(行政院)隔路相望,但现存的建筑外观并非原有之面貌,原为重檐歇山式大屋顶。1937年12月,日军进攻南京,期间炮火击中交通部大楼,大屋顶被焚毁。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交通部对其进行了修葺,将之改成了平屋顶。
建筑主体为钢筋砼结构,平面呈“日”字形对称围合布局,总建筑面积1.9万平,屋顶为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面,中央主楼与两翼附楼中各有一个天井。主楼面朝东北,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附楼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此外,交通部大楼前庭院内还建有花园,辟有小河,筑有桥梁,颇有园林气息。
06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
大楼筹建于1931年,最初为著名设计师杨廷宝设计。建筑原先的设计方案为传统的古典重檐歇山顶,屋顶覆以琉璃瓦,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前有月台踏步,墙身柱间辟有大玻璃窗,细部采用清式斗拱彩画,天花藻井。
后因国民政府经费紧缩,这一方案未能实施,最终采用了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赵深、童寯、陈植共同优化设计的方案:取消了费钱费工的大屋顶,采用了经济实用的结构同时又融入了部分传统装饰元素,折衷形成了新民族形式的建筑。
设计改进后的建筑平面布局呈“T”字形,钢筋砼结构平屋顶,入口处设计有宽敞的门廊。建筑正立面纵横向采用经典的三段式划分,水平方向呈“品”字形错落分布,中部高四层,两翼高三层,另有半地下室一层;立面竖向分为勒脚、墙身和檐部三部分,墙面采用用深褐色面砖贴面;檐口部分采用同色的琉璃砖做成简化的斗拱装饰;建筑物内部大厅天花饰有清式彩画,室内墙面做有传统墙板细部。
该建筑实用性强,采光舒适、布局合理;建筑轮廓简洁有力,格调典雅庄重。其虽为现代风格,但又融有显著的民族特点,被公认为中国新民族建筑的典范。它的意义在于,用实例证明了建筑要彰显民族特点不一定非得采用大屋顶,我们不以现在的眼光看待此建筑,引用民国期间出版的《中国建筑》对其评价:“为首都之最合现代化建筑物之一;将吾国固有之建筑美术发挥无遗,且能使其切于实际,而于时代所要各点,无不处处具备,毫无各种不必需要之文饰等,致逊该大楼特具之简洁庄严”。
07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
虽称之为“考试院”,但却是国民政府五院之一、执掌国家机关人员之人员考试、任用等事宜的最高人事管理机构。所以考试选拔只是它的基本职能之一,绝不要简单误解为负责考试管理的场所。其建筑于明代国子监、清代文庙遗址之上,文脉氛围可谓独一无二;其地处南京鸡鸣寺东侧,紧邻玄武湖,风景可谓绝佳。
考试院址建筑始建于1930年,占地面积高达10万平,而建筑面积仅8300平,南京沦陷时期曾为汪伪国民政府所在地。现存建筑群按东西两条平行轴线自南向北布列,主要为仿木构大屋顶宫殿式建筑,钢筋砼框架+砖木结构。
东线依次为东大门、泮池、武德楼、宁远楼、华林馆、宝章阁。其中东大门为考试院正门,汪伪时期为外交部大门,三开拱券门洞,重檐歇山顶,仿须弥座,饰彩绘,现为市政协大门;西线依次为西大门、碑亭、明志楼、衡鉴楼、公明堂等。其中西大门,为三开间牌坊式样,置汉白玉狮子一对,现为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大门。
西线的明志楼则为当年的主考场,建于1933年,地上2层,带地下室,单檐歇山顶。上世纪90年代改建,现中部为大礼堂,西侧为会议室,东侧为外宾接待室。这组遗存的民国建筑群,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错落有致,考究至极,配合浓郁的历史文脉底蕴、极佳的周边风景,于此“低调”办公,真能羡煞旁人。
08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旧址
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大楼旧址位于南京中山东路313号,东望南京博物院,西临原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采用传统宫殿式风格,重檐歇山屋顶,钢筋砼仿木结构,建成于1936年。建筑四周布置有花园、警亭,整个平面布局与建筑形式均与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相同。因其地址大体处在明太学东宫文化殿的位置,故习称为“东宫”,现为南京军区档案馆。
大门为一座三开间的牌楼式建筑,三楹四柱庑殿顶,钢筋砼结构,上覆深绿色琉璃瓦,额枋旋花彩绘,仿木斗拱形式。主建筑高二层,钢筋砼结构,重檐歇山式大屋顶,深绿色琉璃瓦屋面,屋顶后部建有人字形老虎窗和通风口;檐口部分仿木斗拱,红漆圆柱,梁额彩绘,棱花门窗;外墙面采用深黄色面砖砌筑,典雅美观。
鉴于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旧址基本与之相仿,观图即可,不再赘述。
09国民政府国防部旧址
国民政府国防部于1946年6月在南京黄埔路中央军校旧址成立,仅仅3年时间便结束了其历史,可谓短命。
国防部占地面积2.35万平,抗战前这里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国防部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原来军官学校的校舍,多建于1928年至1933年期间,计有西式平房62幢,西式洋楼17幢,共1075间,形成以西式建筑为主调的建筑群。
其中标志性的大礼堂位于学校中央,始建于1928年,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530平。建筑高二层,钢筋砼结构,坡屋顶,上覆灰色波纹金属瓦。建筑式样为新古典主义,借鉴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其显著的特点是中央入口处的门廊,三角门楣+檐下矗立的8根爱奥尼亚式巨柱+拱门组合,门廊顶部建有钟楼;东西两侧入口处墙壁之上各装饰有4根爱奥尼亚式立柱,其上各建有一座高耸的塔楼。
这栋建筑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1945年9月9日,于此见证了中国战区侵华日军签字投降仪式的全过程,对所有国人而言,这一段历史永远值得铭记。
10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部旧址
严格意义上讲,它部分是清代建筑的遗产,其原址是清光绪十六年(1885年)创立的江南水师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海军部成立,将江南水师学堂改为海军军官学校,此后历经多番制改和扩展,直至1929年国民政府海军部才正式成立。
其标志性的大门造型独特,别树一帜。建筑坐北朝南,砖混结构牌楼形式,建于19世纪末;平面呈圆弧形,圆弧状的立面均匀分布着10根装饰门柱;在牌楼正中顶部设有斜向两侧的层层退台,共有5层,其上装饰有具有动感的曲线旋涡花纹,堪称中华“巴洛克式风格”。
11国民政府南京国民大会堂旧址
该建筑原名国民大会堂、国立戏剧音乐院,建成于1936年,整体为中西合壁式建筑风格,建成时是中国最大的会堂之一,是原国民政府进行大选及召开国民大会的重要场所。
一般此类会堂建设,集多功能的会场、剧院、展览等于一体,一举多得,不至浪费,国民大会堂当然也不例外。建筑从结构形式、立面造型来讲已非常接近现代建筑的风格,甚至从它身上能找到国民政府外交部建筑风格的影子,不用大屋顶,也能彰显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
国民大会堂坐北朝南,平面轴对称布局。主体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分前厅、剧场、表演台三部分,建筑面积5100平;前厅为砖混结构,中部剧场为钢筋砼柱网结构,型钢屋架。
其建筑功能布局完全基于近代剧场的形式,建筑立面采用了西方近代建筑常用的勒脚、墙身、檐部三段划分方法,风格简洁明快;但在檐口、窗花、雨棚和门厅等处细部均作了简化的传统纹样图案处理,民族风尤显;内部结构布局合理,音响效果甚佳,剧场舞台呈前凸半月弧形,月牙型乐池,楼上下设有可容纳1500人的观众席。如此稍作简易布置,又可迅速变身为会场。
值得一提的是,它与东侧的国立美术陈列馆是一并设计一同施工的,风格相仿,均在体现民族个性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现代建筑的手法,总体庄重、朴素、大方,是为民国建筑艺术之精品。
12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
这一处建于1909年,虽为清末建筑遗产,但与民国历史有较为深刻的联系。它由著名建筑大师孙支厦设计,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最早由本土建筑师设计建造的新型建筑之一。
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设计整体借鉴法国文艺复兴样式,建筑对称布局,采用砖木结构。大楼中间设两层钟楼,两侧四坡顶,屋顶上设有小型尖塔、烟囱及装饰物,形成变化的轮廓线。
它对于民国这段历史的深刻意义在于,辛亥革命时十七省的独立代表在此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在此诞生。从建筑的角度而言,它是为民国建筑的起步雏形,不过这一阶段,借鉴模仿西式风格为绝对主流。
13 励志社旧址
光看名字,也许一头雾水,不知是何组织。它创立于1929年,其前身是黄埔同学会励志社,初为端正军中风气而设,后演变为蒋介石的内廷供奉机构,此外还负责接待以美军顾问团为主的外国来华军政人员。所以,姑且将之归为后勤服务类的组织机构。
这组织不大,比不上国民党其他党政机关,但也不小,全国都有分支机构;它不上,仅仅是一服务机构,但绝不下,因为社长是蒋介石;它不文,工作人员却皆穿军装,它不武,因为专司人事的机构并不承认其工作人员的武官身份。总之是一个奇葩的四不像组织,当时被戏称为“尖、卡、斌”机构。
励志社总部是由三幢宫殿式建筑群组成,建于1929~1931年。三幢大屋顶宫殿式建筑呈"品"字形分布,由西向东,分别是大礼堂、1号楼、3号楼,均坐北朝南。其中大礼堂主体为钢筋砼结构,而梁、椽、挑檐则是木结构;建筑高三层,重檐庞殿顶,平面为方形,建筑面积1360平;内部按照当时比较现代的剧院功能布置,可容纳500人就座,设有门厅、休息室、观众厅及其他服务设施。
以上文中暂列13处民国行政类公共建筑,有近半是传统的宫殿式建筑风格,它是1929年国民政府《首都计划》中提倡“中国固有之形式为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尤当尽量采用”的时代产物,“新功能、旧形式”风格的建筑在上世纪20~30年代绝对是一股潮流,是为第一次民族建筑复兴时期的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