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雍州贡玉:探寻古代贡品的神秘魅力

09-20

雍州贡玉:探寻古代贡品的神秘魅力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玉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当属雍州进贡的各类玉石,这其中又以汉唐时期京兆蓝田县所产蓝田玉最负盛名。

玉石

一、雍州贡玉地点与种类

早在夏朝雍州就向中央贡献玉石,《尚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先秦时期雍州的范围较大,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部分地区。这一区域有很多地方产玉石,《山海经》中详细记载产玉的地方有华山、小华之山(少华山)、石脆山、竹山、羭次山、大时山、鸟山、南山、蓝田山,产出玉石的种类也有青英、㻬琈玉、婴垣美玉、白玉、玉髓、玉屑。雍州贡玉是产自华山的“大玉天球”,东汉经学家郑玄指出:大玉,华山之球也;天球,雍州所贡之玉。不过经过今日科学的地质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均为质地较高颜色较纯的石材,够不上玉的等级品质,只有陕西蓝田玉新疆和田玉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玉石。至于华山所产的“大玉天球”更趋近于神话传说之类,既没有得到考古文物实证、也没有地理科学调查发现。


华山


到两汉时期,雍州地理概念所指的区域有所缩减,《汉书·地理志》:正西曰雍州,其山曰岳,薮日弦蒲,川曰泾、汭,其浸曰渭,洛:其利玉、石。此后逐步缩减至唐代时仅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关中地区。


关中平原

汉唐时期雍州所产玉石最出名的莫过于蓝田玉,其一是因产地蓝田县与京师长安距离很近,有地利之便;其二蓝田玉品质较好,周礼曰:玉之美者曰球,其次曰蓝,可见蓝田玉的品质仅次于极品玉石“球”;其三,蓝田玉产量较大,《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其利玉、石,胡渭编撰的《禹贡锥指》考证“雍州,其利玉石。《周礼》蓝田县有玉山,出玉石,以为利者。”就是说雍州大规模开采量产的玉石出自蓝田县、就是指蓝田玉。今已在秦咸阳宫遗址、汉武帝茂陵和汉长安城均有出土蓝田玉制造的玉器,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蓝田玉的开采使用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在世间已得到公认。

汉代玉器

二、蓝田玉产于蓝田县境内两座蓝田山

在大一统的盛世汉唐两朝,蓝田玉的产地“蓝田山”实际上是同名异地的两座山。

汉代的蓝田山产蓝田玉,按照《汉书·地理志》、《三秦记》、《汉旧仪》所载,就是指骊山或骊山之阳(南部),即今天临潼区骊山南麓,其中以《汉旧仪》的地理方位描述最清楚,《汉旧仪》:骊山者……此山多黄金,其南多美玉,曰蓝田,故始皇贪而葬焉,秦汉传国玉玺就是用此玉石制造。此外在蓝田川也产出蓝田玉,《三秦记》:蓝田有川方三十里,出玉铜铁石。就是今天灞河源头蓝田县的蓝田川。

蓝田县有诸多山脉

东汉时期王充《论衡·卷第十三·超奇篇》载:白雉贡于越,畅草献于宛,雍州出玉,荆、扬生金。珍物产于四远,幽辽之地,未可言无奇士也。指出东汉时期“雍州出玉”与越地(今广东番禹)贡白雉、宛地(今河南南阳)献畅草的性质相同,都属于土贡。两汉以后因战乱导致蓝田玉开采工作停顿。魏晋南北朝时期《魏土地记》和《水经注》仍沿袭《汉旧仪》与《三秦记》的记载,蓝田山就是骊山的别名,政府也尝试恢复开采工作,不过均因战乱导致开采计划流产。


影视剧中的传国玉玺

唐代重新开采蓝田玉,玉石产地同样名为蓝田山,却不是骊山而是指今天的蓝田县蓝田山。因为北魏时期《后魏风土记》误将蓝田县东南“覆车山”认作“蓝田山”,且该山也盛产玉石,又称玉山,所以蓝田山的名称便迁移到到覆车山头上。唐代在覆车山开采玉石,直接将覆车山冠以蓝田山之名。而将玉石原产地骊山南麓称为“横岭”,如《括地志》记载:水出蓝田北界横岭。唐代横岭(骊山之阳)和蓝田川都因矿脉枯竭而遭废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汉唐时期蓝田玉产地是不同的两座蓝田山,但骊山之阳与覆车山同在一条玉矿脉上,产出玉石品质相同,从宏观上可认为都属于蓝田玉。

三、蓝田玉消失与重新开采

唐代对玉石资源需求量极大,位于京师近旁的蓝田玉便成为首选,宫廷玩物玉围棋、用具玉盏玉碗、串珠、甚至杨贵妃所用玉磬都用蓝田玉来制作。以至于开采无度屡屡引起山崩等恶性地质灾害。唐末时国力衰弱,最终放弃了对矿区的经营管理,使蓝田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通典》记载:隋唐后,玉被采尽,开元时,又遭山崩,遂为荒山。到北宋时期唐慎微《证类本草》直接记载:蓝田今不闻有玉。

唐代玉串珠

进入新时期经过地质勘测后,发现蓝田玉仅存矿脉既不在“骊山之阳(南麓)”、也不在蓝田县东“蓝田山”,仅存于今蓝田县玉川乡和红门寺乡一带,且埋藏较深。这表明唐代以后容易获得的山玉、水玉资源均已开采殆尽,以古人现有技术无法再进行开采,而非是指蓝田玉资源彻底耗尽。

今日蓝田玉工艺品

今日蓝田县已着手进行开采、逐步恢复本县玉石加工产业,让古老的蓝田玉焕发新生。

参考文献:

《尚书》、《山海经》、《汉书》、《临潼县志·地理研究三题》、《蓝田玉蝉人佩考》

灵壁石

宣统通宝